国际奥委会闹了一个国际笑话。 9月18日,就以政治不能影响体育为由,拒绝了西班牙提出的禁止以色列参赛的申请,第二天转头就把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给禁止参加奥运会比赛了,西方国家的双标此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9月初,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安达卢西亚等地区的地方政府联合20余个体育协会,一起给国际奥委会写了封信。他们的诉求很明确,要求暂停以色列代表团在国际奥委会认证赛事中的参赛资格,理由是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违反人道主义原则。 这不是地方层面的独角戏,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左翼政党会议上直接喊话,认为只要以色列的“野蛮行径”继续,就该被全球禁赛,甚至质疑国际社会在俄乌问题和加沙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桑切斯的愤怒有现实支撑,此前环西班牙自行车赛因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提前结束,10万名示威者封锁道路抗议以色列车队参赛,赛事多个赛段已因类似活动缩短。更早些时候,西班牙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态,叫停与以色列国防公司的两项军火合同,总额近10亿欧元,还把2026年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预算调高到1.5亿欧元。 面对西班牙方面的强烈诉求,国际奥委会很快给出了拒绝的回应。奥委会在声明里把《奥林匹克宪章》搬了出来,强调禁止任何国家运动员参赛违背核心精神,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在于“让运动员通过体育交流打破隔阂”,而非成为政治立场的表达工具。 主席柯丝蒂・考文垂更是直接表态,无论是本次执委会还是以往任何会议,都从未考虑过把以色列奥委会排除在奥运之外。 奥委会给出的核心理由有两条:其一,以色列奥委会是经合法认可的成员,运动员参赛资格完全符合章程;其二,因政治争议剥夺参赛权会开创“危险先例”,可能让更多赛事被政治因素干扰。 以色列奥委会主席伊扎克・哈列维立刻表示支持,称这是维护体育公平的正确选择,还提到以色列运动员此前在欧洲赛事中遭遇过“非体育性质的干扰”,认为奥委会的声明能提供更安全的参赛环境。 反观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运动员的处境,时间线则拉得更长,待遇也截然不同。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奥委会第一时间就建议禁止这两国运动员参加国际赛事。 2023年7月,奥委会干脆宣布不向俄白发出巴黎奥运会的正式邀请,紧接着在10月以“俄罗斯奥委会吸纳乌克兰东部四地体育组织”为由,暂停了俄罗斯奥委会的成员资格。 虽然到2023年12月出现转机,奥委会允许两国运动员以“中立个人运动员”身份参赛,但附加了一系列严格条件:每名运动员都要接受三人小组审查,确认没有支持冲突、没有与军事机构签约,甚至不能在开幕式上参加代表团入场巡游。 截至2024年6月,只有15名俄罗斯和17名白俄罗斯运动员通过认证获得参赛资格,远低于最初预估的36至55人,而且俄罗斯柔道、摔跤等项目的运动员因不满限制条件,一致决定抵制赛事。 这种处理方式的差异,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的公开质问中被彻底点破。桑切斯在工人社会党会议上直接发问,欧洲各国政府都表态只要以色列的野蛮行为继续,就不该让其利用国际平台洗白形象,体育组织为何不扪心自问这种参赛是否合乎道德? 他直指核心矛盾:俄乌冲突爆发后能禁赛俄罗斯运动员,加沙战争爆发后为何不对以色列采取同样措施?这番话戳中了舆论痛点,毕竟奥委会对以色列强调“运动员不应为政治争议埋单”,对俄白却用政治理由设置层层障碍,即便允许参赛也要剥离国家身份,本质上还是把体育当成了政治工具。 更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奥委会的补充解释,其称不禁止以色列是因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奥委会均为官方认可组织,双方始终和平共处、遵守宪章原则。 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俄乌冲突中运动员同样没有直接参与政治行动,却要承受资格剥夺的后果;而巴勒斯坦运动员是否真能“和平共处”,也无法掩盖以色列政策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奥委会的解释反而暴露了标准的随意性。 西班牙国内对奥委会的决定反应分化,加泰罗尼亚地区体育部长玛利亚・何塞・里波尔直言失望,认为这是对人道主义关切的忽视,但承诺不会干扰赛事抗议。西班牙奥委会则发表声明尊重裁决,强调推动体育与政治分离的原则,避免地方立场影响国家体育外交。 这种内部差异更凸显了问题的复杂性,连提出诉求的国家内部都有不同声音,奥委会却能精准选择对以色列“讲原则”,对俄白“讲政治”。 这种双标并非孤例,在欧洲歌唱大赛上,西班牙广播电视公司已宣布若以色列参赛就退出,荷兰、爱尔兰等国也表达了相同立场。 这些事件串联起来,清晰展现了西方主导的国际组织在规则执行上的倾向性——当政治诉求符合西方阵营立场时,体育就能成为施压工具;当需要维护盟友利益时,就搬出“体育无关政治”的挡箭牌。
中东彻底变天!以色列最怕的一幕,还是发生了!以色列在加沙的杀戮还在持续!在经过
【21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