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联大讲话上严厉批评:“中国和印度通过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成为这场战争的主要资助者……为了结束战争,美国已做好充分准备,将征收一轮非常强硬的关税,这将很快停止流血冲突。” 特朗普的指责主要集中在能源贸易领域,他认为中印两国通过购买俄罗斯石油间接支持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 然而,这种说法忽略了国际能源合作的复杂性和合理性。作为主要能源消费国,中国与印度的采购行为,全然立足于市场规则和国家能源安全需求,既契合国际法准则,又遵循国际贸易规范。 事实上,中国早已明确表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长期、稳定的,且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印度也多次强调,其能源进口政策完全出于经济考量,旨在保障国内工业发展和民生需求。 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手段施压中印两国,不仅缺乏国际法依据,也难以得到其他国家的广泛支持。 欧盟内部对此也存在分歧,许多国家担心这种做法会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并加剧经济动荡。这表明美国的单边行动正在失去传统盟友的支持,其影响力也在逐渐下降。 从经济层面看,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可能产生反效果。俄罗斯石油因其价格优势,对中印两国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印度财政部长甚至直言,购买俄罗斯石油是主权决策,其他国家无权干涉。中国则通过多元化能源战略,既保障了能源安全,也维护了国际合作的公平性。 更为关键的是,中俄能源贸易已大规模启用本币结算。此举显著降低了对美元体系的依赖程度,极大削弱了美国金融制裁的效力,让其制裁效果难达预期。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难以实现其政治目的,反而可能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削弱美国自身的经济影响力。 特朗普的言论还反映出美国在外交策略上的矛盾性。他一方面希望拉拢印度制衡中国,另一方面又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感到“失望”甚至愤怒。 这种左右摇摆的态度使得美国的战略缺乏连贯性和可信度。印度作为长期奉行战略自主的国家,自然不会轻易屈服于外部压力。 事实上,印度一方面参加上合组织与中俄深化合作,另一方面又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这种平衡策略充分体现了其务实的外交风格。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反而可能推动中印两国进一步加强能源与合作,形成更紧密的经济联系。 从全球格局来看,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加速发展,各国越来越倾向于根据自身利益而非单一国家的意志行事。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或许能暂时满足其国内政治需求,但长远来看,这种单边主义做法只会让美国更加孤立。 国际社会普遍支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而不是依靠强制手段和经济胁迫。中国坚定不移地秉持和平发展之路,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依旧奉行霸权逻辑,二者行径差异显著,判若云泥。 总之,特朗普在联大上的讲话虽然声势浩大,但其背后的逻辑和政策均存在明显缺陷。关税威胁不仅无法有效结束冲突,反而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碎片化和不确定性。 中国和印度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大国,其能源合作选择是基于国家利益和国际法的正当行为,不应成为美国施压的对象。
美国打压成功?中国GDP降至美国的59%?全球老二的崛起被打断?2024年中国G
【3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