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2日晚,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通过视频方式在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对联合国及与会各国为促成《纽约宣言》表示感谢。 这场讲话背后,是142票赞成、10票反对、12票弃权的压倒性表决结果,这样的票数对比十年前类似决议高出15个百分点,却让人忍不住嘀咕:国际社会的善意支票这次能兑现多少? 毕竟加沙地带29.2万座损毁的民宅不会凭空复原,95%停止运转的医院也等不起漫长的政治谈判,那些在酷热中步行9小时南迁的难民,脚底磨出的血泡早已经给出了最现实的答案。 阿巴斯坦言,这份宣言标志着国际社会展开了“不可逆转的步骤”,从而结束巴勒斯坦的人道主义危机和以色列的占领,推动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在安全、和平的睦邻中并存。 这份被法国代表称为“单一路线图”的宣言,确实画出了诱人的和平图景:立即停火、释放被扣押人员、建立主权国家,甚至明确要求解除哈马斯武装。 但地图上的国界抵不过现实的铁丝网,就像2007年哈马斯与法塔赫分裂后,加沙和西岸形成的事实上的“两个巴勒斯坦”,同一屋檐下的两家人还没吵完架,突然要坐在一起商量装修方案,难度可想而知。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数据显示,目前加沙70%的人口依赖人道主义援助,每天有近4.8万人被迫迁移,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压在临时管理委员会方案上的现实重量。 至于战后加沙的管理问题,阿巴斯提出一个想法:成立一个临时管理委员会,在阿拉伯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支持下,由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政府领导。 这个提议就像给漏雨的房子找了个临时修补队,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政府虽然在拉马拉运营多年,有相对完整的行政架构,但要接管加沙这块“烫手山芋”,首先得面对532亿美元的重建账单——相当于巴勒斯坦全年GDP的8倍。 联合国、世界银行和欧盟的联合评估报告说得明白,光头三年就需要200亿美元,其中152亿要用来修房子,可阿拉伯国家承诺的200亿美元重建资金,参考2014年加沙重建承诺资金仅兑现30%的先例,更像是画在饼图上的希望。 更棘手的是安全问题,以色列要求彻底解除哈马斯武装,可加沙城地面攻势中,以军所谓的“精准打击”已经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古特雷斯呼吁部署国际部队保护平民的提议,至今没得到安理会实质性回应,临时管理委员会既要安抚民心,又要应对以色列的安全顾虑,堪比在雷区跳芭蕾。 阿巴斯口中“不可逆转的步骤”,其实每一步都可能遇到现实的逆流。就像1995年巴以协议划定的控制区,后来在冲突中不断变迁,政治承诺的墨迹常常被炮火硝烟覆盖。 加沙重建需要10年时间,但眼下连基本的人道主义援助都难以畅通——联合国仓库里的医疗物资只能维持3天,血库即将耗尽,而从加沙北部到中部20公里的路程,难民要卖掉手机凑够1200美元路费,这样的现实让“和平和睦邻”显得格外遥远。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盖特说反对决议的国家站在历史错误一边,可历史从来不是靠投票决定的,就像南非代表说的“这是早就该解决的问题”,从1947年分治决议到今天的《纽约宣言》,巴勒斯坦人等了快80年。 临时管理委员会的方案如果不能解决资金到位、内部和解、安全保障这三大难题,恐怕只会成为又一份被束之高阁的文件,毕竟政治解决方案不是快消品,得经得起时间和现实的双重保质期检验。
怪不得有专家说,巴勒斯坦建国希望愈加渺茫!看到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联大的发言
【568评论】【1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