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妻子接受采访时透露,现在蔡磊已经完全没有了语言能力,他整个人非常的痛苦。 据新周刊9月23日报道,当段睿在采访中说出“蔡磊现在很不好了”这句话时,外界才更清晰地触碰到这位渐冻症抗争者当下的困境。 他已经完全无法说话,半年前还能断断续续说几句话,如今连张合嘴唇表达意愿都成了奢望。 手和胳膊早已像被无形的枷锁固定,连轻微抬动都做不到; 腿无法支撑身体站立,哪怕想靠自己挪动一下坐姿都需要旁人协助; 颈部只能勉强左右晃一下,流口水的症状越来越明显,表情肌的衰退让他连简单的皱眉、微笑都难以完成。 每天的吃喝拉撒睡,从喂水喂流食到翻身擦身,每一件小事都要依赖他人,可他的意识始终清醒,清醒地感受着身体机能一点点流失,这种“看得见却抓不住”的无力感,比植物人陷入混沌的状态更让人煎熬。 作为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五大绝症之首的罕见病,它属于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至今没人能说清它的病因,更没有治愈的办法。 在中国,每10万人里只有0.6人会患上这种病,可一旦确诊,患者的生存期通常只有3到5年。 它最残忍的地方,不是快速夺走生命,而是一点点吞噬运动功能的同时,始终保留着患者的清醒意识。 就像把人困在逐渐僵硬的躯壳里,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能感知身边人的关心,却连伸手回应的力气都没有。 蔡磊如今的状态,正是这种“清醒禁锢”的真实写照,他能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却无法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只能在沉默里承受日复一日的痛苦。 可即便被病痛困在无声的世界里,蔡磊也没选择向命运低头。 他主动找到医生和科研人员,提出把自己当成研究对象,让他们记录自己的病情变化、身体反应,哪怕这些记录里满是痛苦的细节,他也毫不在意。 刚开始,他还能用脚踩着键盘敲出想法,后来连脚的力气都没了,就靠着眼控仪盯着屏幕选字,再通过AI语音把想法说出来。 一款款新药问世,他第一个报名试吃,哪怕知道可能没有效果,也只是平静地说“没有效果就下一个”,仿佛自己不是在试药,而是在为病友筛选希望。 他还搭建了“渐愈互助之家”,把上万名渐冻症患者聚到一起,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渐冻症数据平台,让这些曾经孤立无援的人有了彼此支撑的力量。 为了给新药研发凑钱,蔡磊和段睿一起开了直播带货的账号。 直播间里的人数不算多,线下还有一整个团队要维持,明明赚不了多少,段睿却还要往里贴钱。 有人质疑他们“带货是为了给家人留财富”,段睿只能一遍遍解释,直播间所有的收入都捐给了科研,自己贴钱只是想多给研发多凑一点力。 在无法开口辩解的日子里,蔡磊用行动打破了这些质疑。 他还是每天配合研究,还是在眼控仪前熬到深夜整理患者数据,这样的坚持在无法发声的痛苦里更显厚重,每一次配合研究都是对命运的倔强反击。 这场与疾病的抗争里,段睿也承担着外人看不到的压力。 家里有这样一位需要全天照料的病人,对任何家庭来说都像一场“灾难”,哪怕有团队帮忙,有经济上的支撑,段睿眉宇间的疲惫也藏不住。 那些需要细致耐心的照护,那些要和医生反复沟通的治疗方案,终究要她亲力亲为。 可她从没抱怨过,只是默默陪着蔡磊,帮他把无法说出口的愿望传递出去,帮他把对抗疾病的决心坚持下去。 蔡磊从没说过自己不怕死亡,可他更怕的,是自己走后,更多渐冻症患者只能在黑暗里等待。 他现在无法说话,无法自由活动,每天都要承受身体的痛苦,可他依然没停下,配合研究、整理数据、推动平台运转,每一件事都在为后来的病友铺路。 对普通人来说,能跑跑跳跳、能开口说话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看着蔡磊在无声的痛苦里依然坚持,才更明白这份平常有多珍贵。 而蔡磊的坚持,早已不是一个人的抗争,而是为无数渐冻症患者点亮的一束微光,哪怕前路依旧艰难,这束光也始终在黑暗里闪烁。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新周刊2025年09月23日关于《蔡磊的近况“很不好了”,已经完全无法说话,整个人都很痛苦》的报道
蔡磊妻子接受采访时透露,现在蔡磊已经完全没有了语言能力,他整个人非常的痛苦。
一叶知大事
2025-09-24 11:42:43
0
阅读:79
一只爱游泳的鱼
日夜直播,不忘带货赚钱,隔几年就出来说一下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