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命啊!”9月20日,重庆,一男子上山捡菌子,结果碰到了一头200斤的黑熊,熊一巴掌将他扇下山坡,跌落过程中,男子撞上树陷入昏迷,幸运的是,熊被他掉落的雨靴吸引了过去。醒来后,男子爬到山梁上拨打电话求救。网友:难道熊真不吃死的东西? 秋日的大巴山深处,雨后的菌子正冒头生长,这是重庆城口县高楠镇岭楠村村民最熟悉的“零花钱来源”。 可9月20日这天,村民李某的采菌之旅,却变成了一场与死神擦肩的惊魂遭遇。 这场惊险遭遇的主角,是年过五十的李某,一个靠上山采菌补贴家用的普通庄稼人。 在岭楠村,像他这样“不下雨就隔三差五进山”的村民不少,大山里的菌子新鲜值钱,却是藏着风险的“宝藏”。 村主任杨运平说,村里1600多人世代住在大巴山自然保护区里,每年5到10月,黑熊偷蜂蜜的事儿常有,只是没人想到会发生伤人事件。 9月20日下午,李某揣着弯刀、背着背篼在莫家湾附近的山林里转了大半天,兜里的菌子已经装了小半袋。 返程时刚拐过一道山弯,他突然撞见个黑乎乎的庞然大物,是头两百斤左右的黑熊,正站在坡下喘着粗气,爪子在泥地上扒出浅浅的坑。 “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知道跑。” 李某后来躺在病床上回忆,腿刚迈开,黑熊就扑了上来,一口咬在他的左脚雨靴上,紧接着重重一掌拍在他背上。 身体像断线的风筝般滚下山坡,树枝刮得脸生疼,李某很快失去了意识。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刺骨的寒意冻醒,摸了摸腿,雨靴没了踪影,小腿又肿又疼,身上的骨头像是散了架。 更让他心慌的是,山坡底下就是二十多米深的崖底,幸好几棵小树拦住了他。 他挣扎着摸出掉在草丛里的手机,屏幕还亮着却没信号,只能拖着伤腿往高处爬。 直到登上山梁,才终于拨通了姐夫的电话,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我被熊咬了,动不了了……” 电话那头的慌乱很快传到村委会,杨运平立马喊了二十多个年轻力壮的村民,揣着手电、拿上弯刀就往山里赶。 此时天已擦黑,又下起了小雨,山路湿滑得能看见反光,村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每一步都盯着脚下的悬崖。 “直线距离才3公里,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大致区域。” 参与救援的村民说,手机信号时好时坏,只能靠喊来确认彼此的位置,生怕走散在黑灯瞎火的山林里。 他们在百米范围内来来回回找了五六个小时,呼喊声在山里回荡,只换来风声回应。 直到当晚9点多,有人听见不远处有微弱的呻吟,循声找去才发现蜷缩在树丛里的李某。 他脸色煞白,意识还清醒,只是一动就疼得直咧嘴。 村民们赶紧用树枝临时搭了担架,一边用弯刀开路,一边小心翼翼地扶着担架往下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整整七个小时。 当天 凌晨5点,当浑身湿透的村民们把李某抬到公路边时,等候的救护车立马拉响了警笛。 医生检查发现,李某除了小腿的咬伤,头部和身上还有多处骨折,好在没有生命危险。 更让家属宽心的是,政府工作人员很快赶到医院,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别担心医疗费,林业局买了保险,能报销。” 原来城口县早在2021年就率先推出了“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由县林业局统一投保。 不仅覆盖全县村民,连来出差旅游的人都在保障范围内,致害的野生动物也从熊、野猪扩到了猕猴等重点保护动物。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已经找上门,表示等李某治疗结束就评估赔付金额。 李某的遭遇传开后,网友们议论纷纷。 有人调侃“黑熊叼着雨靴走了,估计觉得这玩意儿不好吃”,也有人感慨“真是福大命大,树枝和雨靴都是救命恩人”。 但也有网友抛出实在问题:“山里动物越来越多,拱了庄稼、伤了人,总不能光靠运气。” 这也是当地村民的心声,杨运平说,村民们看见野生动物只能吼几声赶跑,根本不敢真动手。 但保险能解决钱的问题,却挡不住深山里的危险。 动物专家早就提醒,黑熊是杂食性动物,饿的时候连腐肉都吃。 网传的“装死保命”纯属赌运气,之前吉林有村民装死逃过一劫,是因为熊刚好不饿,根本不是普适办法。 如今李某还在医院养伤,想起那天的遭遇仍心有余悸。 捡菌子的乐趣再诱人,也比不上安全重要,遇到熊千万别跑、别对视,更别装死,保持冷静慢慢后退才是正道。 生态保护让大山恢复了生机,但这份生机不该变成威胁。 当“人退兽进”成为常态,保险是兜底的温度,而牢记安全准则、敬畏自然,才是对生命最好的保护。 信息来源:大风新闻2025-09-23发布:男子大巴山里捡菌子,一抬头惊见黑熊呲牙站面前;二十多位村民冒雨救援,伤者终脱险
“这就是命啊!”9月20日,重庆,一男子上山捡菌子,结果碰到了一头200斤的黑熊
拾九观人间
2025-09-24 10:44:2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