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最“狠”的人,就是陈震这种。 崭新的iPhone17Pro,封条一撕,

锦云祥瑞 2025-09-24 00:09:43

我见过最“狠”的人,就是陈震这种。 崭新的iPhone 17 Pro,封条一撕,手机拿出来,“啪”一下,包装盒直接进了垃圾桶。 眼睛都不眨一下。 很多人不懂,甚至觉得他有病。一个好几百的盒子,留着卖二手都能多回点血,就这么扔了? 你要是去过他的汽车测评工作室,就知道这事儿一点不奇怪——满屋子堆着待测评的新车模型、拆解下来的零件,还有各种数码设备,唯独见不着一个完整的产品包装盒。有次他团队的人想把闲置的测评手机包装盒攒着卖,还被他拦了:“攒那玩意儿占地方,卖几十块钱要花两小时整理分类,值吗?”这话听着“狠”,可你算笔账就懂了,2024年陈震的测评视频单条广告报价就过六位数,他花半小时处理包装盒赚的钱,比卖一百个手机盒都多,时间在他这儿,才是最耗不起的成本。 别以为他是“有钱烧的”,他对自己的“狠”,从来不是乱花钱,是不把精力耗在没价值的小事上。早几年他做长途自驾测评,开着车从漠河跑到三亚,全程一万多公里,车里就备着泡面和矿泉水,有人说“好歹住个好点的酒店”,他却说“测评要测的是车的性能,不是我住得舒不舒服”。就连他自己用的手机,屏幕摔出裂纹了也不换,直到影响触控才换新款,用他的话说:“手机是用来拍素材、记数据的,不是当宝贝供着的。” 那些觉得他“有病”的人,其实是没搞懂他的消费逻辑——他只为“核心价值”买单,对“附加品”一点不纠结。就像这个iPhone 17 Pro,他要的是手机本身的性能,用来拍测评素材、处理数据,包装盒对他来说就是个“拆完就没用的壳子”,哪怕能卖一百块,也犯不着花时间去联系买家、打包发货。反观现在很多人,买个东西要纠结半天“包装能不能卖钱”“用半年二手能回多少血”,最后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反而忘了买这个东西的初衷是为了用,不是为了“回本”。 陈震的“狠”,还藏在他对测评的较真里。之前测一款新能源汽车的续航,为了数据准确,他连续三天凌晨五点出门,顶着零下十几度的寒风开高速,中间不开空调不休息,直到车没电才停下,手上冻得全是冻疮也没抱怨。他说过:“测评不能掺半点水分,不然对不起信任我的人。”这种较真劲儿,跟他扔包装盒的“狠”其实是一回事——都在明确自己要什么,然后果断放弃无关的东西。 有人说他“浪费”,可他工作室里的旧设备,最后都会捐给山区的学校,连那台摔裂屏的手机,都被他改成了简易导航仪捐了出去。他不是不爱惜东西,是不把“爱惜”用在没意义的地方。就像那个被扔掉的包装盒,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能卖钱的宝贝”,对他来说却是“占地方的垃圾”,价值不同,选择自然不一样。 说到底,陈震的“狠”不是真的狠心,是清醒。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该花在哪,不被“能赚点小便宜”的念头绑架,这种果断,反而比那些处处算计“回本”的人活得更通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9
锦云祥瑞

锦云祥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