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交际,最能打的莫过于岳飞手下的岳家军;而岳家军中,又属背嵬军这支部队战功赫赫。而在骑兵犹如“坦克”的古代,背嵬军更是打出了以步胜骑、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两宋那会儿的乱局,北宋亡了,南宋刚立国,边境上金兵到处搅和,国内还得防着伪齐那种傀儡政权。军队里头,最出名的就是岳飞领的岳家军,这支队伍不光人数多,还特别能打仗,纪律严明,士气高。岳家军里边,又数背嵬军最拔尖,这帮人战绩累累,基本是岳飞的亲信部队。 先得说说南宋的马匹问题,这可是个老大难。唐朝时候,中原王朝养马的主要地盘是燕云十六州和西北夏州,可到宋代,这些地方全让辽、金、夏占了去。宋朝人自己养马,产量低不说,质量还差,战马就跟奢侈品似的,军队里骑兵部队组建起来费劲巴拉的。金军那边就不一样了,女真人天生骑射好手,铁浮屠那种重骑兵,披着厚甲,马也裹得严实,三骑连成一串,冲起来像坦克碾压,宋军步兵碰上基本没招。岳飞刚起兵那阵子,岳家军也主要是步兵,骑兵少得可怜,顶多靠点散兵游勇凑合。 转机来得挺突然。建炎四年,岳飞手下两个猛将,牛皋和杨再兴,瞅准机会突袭伪齐的营寨。伪齐是金国扶植的汉人政权,本来金人给他们赞助了一大批战马,好让他们帮着夹击南宋,结果伪齐军队不中用,牛皋他们一冲,就全缴获了。一次行动就弄来一万五千多匹马,这数字搁在南宋军队里,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杨再兴本来是盗匪出身,后来投了岳飞,牛皋则是老资格的抗金将领,两人配合默契,这次奇袭直接让岳家军骑兵部队有了底子。 背嵬军这名字听着就带劲,出自西夏党项语,意思是能爬陡峭山崖的勇士。岳飞选拔标准严,从全军比武挑出来的,军官阵亡了,马上有备选顶上,确保战斗力不掉链子。装备上,步兵人手一把长柄大刀,外加大盾,骑兵除了刀,还带弓箭和短弩。这配置一看就是冲着金军铁浮屠去的。铁浮屠是金国女真人的王牌,重甲骑士,马也重甲,三人用铁链连队形,冲击力强,之前打宋军,宋军步兵阵型一碰就散。背嵬军步兵的刀长,能从马腹下砍马腿,盾能挡冲击,骑兵则负责侧翼骚扰。岳飞这套组合拳,玩得挺溜,弥补了宋军骑兵弱的短板。 绍兴十年,金兀术这家伙又不安分了。他是金太宗完颜晟的四儿子,领兵南下,撕毁和约,带十万大军分四路扑向南宋。主力直奔郾城,那地方是岳家军的核心区,岳飞当时手头兵力一万出头,背嵬军和游奕军是主力。金兀术先派拐子马军,两翼迂回侧击,拐子马是金军轻骑兵,机动性高,专干包抄活。岳飞不慌,马上派岳云领八百背嵬骑兵和游奕军出击。岳云是岳飞长子,统制背嵬骑兵,杨再兴带三百骑直插金军中军。结果,杨再兴杀进杀出,斩了上百金兵,本想抓兀术,没成,但搅得金阵大乱。背嵬骑兵和拐子马硬碰硬,宋军骑兵用弓箭先耗,后近身用刀砍,占了上风。 眼看僵持不下,金兀术祭出铁浮屠,一万五千重骑压上,气势汹汹。岳飞早有准备,留背嵬步兵严阵以待。步兵排三列,前排大刀手,后排盾兵,再后预备队。铁浮屠冲到跟前,前排步兵蹲下,刀从马肚下挥,专砍马腿关节。马腿一断,骑士惯性往前扑,摔到盾牌阵后,预备队冲上补刀。铁浮屠队形一乱,就崩了盘,宋军步兵没散,还反杀。金军重骑的优势全在冲击,近身肉搏就露馅了,甲重行动慢,宋军刀快人多。打到下午,金军全线溃败,铁浮屠基本报销,兀术扔下辎重北撤。 郾城打完,岳家军没停,八月追到颍昌,又是大捷。兀术残部想反扑,岳云带八百背嵬骑兵正面冲,步兵两翼包抄,金军拐子马和铁浮屠再上,也没顶住,宋军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十月,岳家军兵临朱仙镇,离开封就四十五里,金兀术十万残兵守那儿,岳飞派五百背嵬军夜袭,士兵攀墙入镇,破阵杀敌,金军烧营逃窜。三战三捷,岳家军势头正猛,本来能直取汴京,收复中原大片地。但朝廷十二道金牌下来,岳飞只好班师。金牌是高宗赵构和秦桧他们搞的,主和派怕岳飞功高震主,北伐成功会坏了和金议和的事儿。 岳飞回鄂州,升了枢密副使,可没多久,主和派就开始下黑手。秦桧这人,投金又投宋,专搞和谈,怕抗金将领坏事儿。先是右谏议大夫万俟卨上书,说岳飞“爵高禄厚”,御史中丞何铸和殿中侍御使罗汝楫弹劾。绍兴十一年正月,岳飞他们父子被捕,罪名是“莫须有”,就是秦桧在审讯时甩出来的,意思是“恐怕有罪”。岳飞、岳云、张宪押到大理寺风波亭,赐鸩酒自尽,岳飞三十九岁,岳云二十三。岳飞死后,岳家军就散了架。 回过头看,背嵬军的成功不光是运气,得益于岳飞的军法和训练。岳家军训条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虏抢”,士兵多河北流民,忠心耿耿,不像其他宋军爱抢掠。金军铁浮屠强在冲击,弱在持久,宋军用刀盾组合,专攻弱点,战术上占理。历史上,步制骑不是新鲜事儿,汉军对匈奴就玩过类似,但宋金这仗规模大,含金量高。兀术后来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见分量。要是岳飞没被害,背嵬军北上,或许真能改写南北格局。可惜历史没如果,南宋偏安,岳家军成了传说。
赵光义有没有谋害赵匡胤,其实一目了然!历史没有真相,但可以做一般推理:赵匡胤在位
【8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