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中国武器打败以色列,中东要破局:埃及要红旗-9又将要歼-35。谁都没有想到,以色列针对哈马斯发动的追杀行动竟然直截了当地在中东引发了一场大地震。尽管袭击地点位于卡塔尔,可卡塔尔却和以色列一样同属美国的盟友,两相对比之下,中东实际并不安全,亦或者说美式武器装备存在明显漏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以色列的F-35I战机再一次撕开了中东国家的心理防线。就在不久前,一架F-35I悄无声息地穿越卡塔尔领空,在整个过程中,卡塔尔耗资数十亿美元、刚由美国完成升级的“萨德”和“爱国者”防空系统全程沉默,没有任何预警和拦截动作。 卡塔尔当局事后紧急调查,却发现这不是操作疏忽,而是防空系统在面对隐身战机和复杂电子战环境下根本没有发挥作用。这一幕让中东国家感到冰冷,他们为美国武器支付了天价,却换来了纸面上的安全保障。 这种打击不止是军事上的,更是心理和政治层面的。多年来,美国一直把自己的高端武器宣传为“世界上最可靠的盾牌”,向盟友兜售昂贵的防空系统、战斗机和导弹拦截器。 卡塔尔、沙特、阿联酋都把它们当作国家安全的基石。然而,当真实威胁来临时,这些系统的表现却像一座“装饰性防护网”。这让中东国家意识到,倚靠美国的安全承诺,也许只是一场昂贵的幻觉。 事件的连锁效应很快显现出来。沙特阿拉伯率先宣布加速引进中国的“寂静猎手”激光防御系统,重点用于拦截低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 阿联酋则紧急部署中国“猎鹰-80”防空导弹系统,以填补防空漏洞。更有意思的是,过去习惯把所有国防预算交给美国军火商的国家,如今开始“分散投资”,主动寻求与中国、土耳其等国的合作。这不是单纯的技术采购,而是一次安全理念的转变——他们不愿再被美国的“政治附加条件”绑架。 过去,美国曾因所谓“人权问题”限制沙特的精确制导弹药供应,也曾以地区局势为由拖延F-15战机交付,这让中东国家逐渐明白:依赖美国意味着主权和战略自主权随时可能被拿来交换。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防空系统迅速走红并非偶然。埃及采购的红旗-9BE在实弹测试中,对模拟F-35的靶机拦截成功率达到92%,不仅探测距离远,还能在强干扰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 这种系统价格远低于俄制S-400,后勤保障也更为高效。更关键的是,中国提供的不仅是单一的导弹或雷达,而是一整套从预警、指挥到拦截的综合防空体系,解决了中东国家装备来源杂乱、难以互通的痛点。 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冲突中用红旗-9B成功击落印度的“阵风”战机,为这种武器的实战价值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 与此同时,中国的第五代战机歼-35开始成为焦点。以色列凭借F-35I掌控地区制空权多年,而歼-35在隐身性能、航程、载弹量和机动性上完全有能力正面对抗。 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正在积极接洽采购,并提出希望建立本土组装线,以实现部分技术转移。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满足于做“买家”,而是要成为“制造者”,要从根本上打破以色列的空中垄断。 这些趋势的叠加正在推动中东格局发生深层次的再平衡。以色列虽然赢得了战术上的优越感,却在战略上引发了连锁反应,迫使周边国家投入更多资源弥补防务短板。 美国由于战略重心东移、财政压力增大,对中东盟友的安全承诺逐渐弱化,这反而给了中国一个历史性窗口。 中国凭借“现货交付、无政治附加条件、完整体系支持”的优势,迅速填补了这一空白,成为中东国家新的首选合作伙伴。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中东国家正在觉醒:国家安全不能完全依赖外部力量,必须掌握自主可控的防务能力。
欧盟外长卡拉斯宣布制裁中俄印,不让三国获得金属零件、盐、矿石,外国网民笑喷了当
【217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