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以为,解放军绕台,只是“例行军演”。错了!真相是,当福建舰南下、登陆驳船入列、海空兵力四面合围,这三大动作,在72小时内,环环相扣地,同时发生时,这已经不是“军演”,这是“总攻”前的最后一次“点名”!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9月的台海,再次掀起了不平静的波澜。福建舰夜航穿越台湾海峡的画面,成为震撼全球的信号。9月11日深夜,这艘中国首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以极其罕见的战斗菱形队形穿越台湾海峡,没有悬挂试航旗,也没有执行常规试航科目,甲板清空,电磁弹射器随时可以启用,战机处于随时可以起飞的状态。 这不是演习中的象征动作,而是完全按照实战标准来布置。它的航线紧贴所谓“海峡中线”东侧,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这条被人为划出的“中线”在中国海军的航迹下已形同虚设。 台军的反应更加耐人寻味,他们只是用雷达监控,远远保持距离,没有采取任何阻拦措施,这反而暴露了他们防御的薄弱、预警的迟缓,也证明他们明白自己没有应对这样规模行动的能力。 紧接着的72小时里,台海局势被推向更高烈度。9月14日至15日,解放军发动大规模多兵种联合行动,27架军机、14艘军舰、6艘海上公务船几乎同时出动,形成一个从北、中、西、南、东五个方向逼近的巨大合围态势,像是把一只看不见的巨手笼罩在台湾上空。 基隆港、巴士海峡、花莲外海和太平洋方向都被封锁,模拟战时切断岛内能源补给和外部支援路线。 歼-20隐形战机和轰-6K战略轰炸机同时现身,山东舰也参与演练,整个场景就是一场完整的封岛作战预演。这样的规模让人联想到实战,一旦进入战时状态,台岛几乎没有外援可以依靠。 更令人关注的是登陆火力和远程打击能力的展示。东部战区调动PHL-191远程火箭炮,覆盖半径足以从福建沿海打击台岛全境。 演练中模拟打击台岛重要港口、能源设施和雷达站,意在第一时间瘫痪对方的指挥与补给能力。 与此同时,海警船与海军编队协同,将台海巡艇逼退至安全线以外,实际演练了海上突入口的控制权。这不仅是战术层面的威慑,也是战略层面的宣示:如果解放军下决心行动,不仅能封锁,更能“破门而入”,台当局再多的叫嚣也无法改变现实。 整个行动最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时间节奏和衔接方式。福建舰穿越海峡、环岛合围演练、火力打击演示三个动作在72小时内连续完成,彼此之间没有明显的预告和准备间隔,充分展示了解放军“冷启动”作战能力。 行动代号“海峡雷霆”,比以往的“联合利剑”更加直接,指向的是明确的“夺岛”目标。这样的连续演练,既是对战术体系的检验,也是对岛内政治势力的强烈警告:任何试探“台独”极限的行为,都会得到快速而有力的回应。 国际社会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点。美军航母编队在演习期间后退到第一岛链外,虽然美国官方依旧口头批评解放军行动“破坏稳定”,但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干预。对于美国来说,是否为台当局冒着与中国直接冲突的风险,是他们不得不谨慎权衡的问题。 台岛内部舆论反应剧烈,媒体报道用“震撼”“史无前例”来形容此次行动,许多岛内民众首次切实感受到解放军完全掌握台海局势的主导权。 一些亲“独”政客开始呼吁增加军购、延长兵役,但更多理性的声音则呼吁重启对话,因为他们明白,这样的军事压力一旦常态化,台岛的社会和经济将难以承受。 从军事层面看,这次行动并不仅仅是一次秀肌肉的演练,而是一场“接近实战”的完整推演。通过航母、驱护舰、歼击机、火箭炮等多种兵器系统的联合使用,解放军展示了信息化、体系化作战的能力,证明其已经具备短时间内对台岛实施封锁、打击乃至登陆的作战条件。 更重要的是,这种演练不是单一科目的展示,而是包含前期侦察、封锁、火力压制、登陆突破的全链条行动,给外界释放出明确信号:中国不仅有能力守住底线,也有能力在必要时刻迅速实现目标。 参考:福建舰赴南海“首次远航秀”,威慑“台独”只是“小菜”,“三航母时代”远海作战能力“几何级提升” 直新闻2025-09-13 13:19广东 福建舰突然出海,赖清德挑衅大陆,美军舰过航台海,东部战区说重话,信号不寻常 速看前沿2025-09-15 10:34江苏
很多人还以为,解放军绕台,只是“例行军演”。错了!真相是,当福建舰南下、登陆驳船
颜冬白云
2025-09-21 00:08: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