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7名越南特工乔装打扮,走在吊桥上,准备混入解放军搞破坏,就在这时,我军一个战士突然喝道:“口令!你们是哪个部队的?看上去有些眼熟啊!” (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黄招强出生于1958年,广东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年少时他便立志从军报国,经常帮着家里干农活,也锻炼出了吃苦耐劳的性子。 那时南方边境一直不太平,越南方面时不时制造摩擦,骚扰我国边境,报纸和广播里经常有相关报道。 听到这些消息,黄招强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 1977年,他十九岁,毅然报名参军,被分配到解放军第41军121师361团4连7班。 入伍之后,黄招强训练刻苦,各项成绩都名列前茅。 他身体素质好,又肯下功夫,不管是射击、越野还是战术动作,都完成得干净利落。 不到一年,他就被提拔为班长,带领七班战士日常训练和执行任务。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黄招强所在的班级被委以重任,作为尖刀班向越军控制的809高地穿插前进。 行军途中,部队突然遭遇越军埋伏,双方发生激烈交火。 黄招强冷静指挥,最终击退了敌人,但我方也有人员受伤。 上级命令七班负责掩护后勤单位和民兵担架队前进。 由于非战斗人员较多,整体行进速度较慢,逐渐与主力部队拉开了距离。 两天后,队伍在一座吊桥附近再次遭到越军大规模袭击。 对方火力凶猛,人数明显占优。 黄招强当机立断,指挥大家分散隐蔽。然而就在他准备组织反击的时候,越军的枪声却意外停止。 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他的警惕,他判断敌人很可能另有图谋,于是传令全班提高戒备,并下达临时口令,以便识别身份。 果然,没过多久,六七名穿着类似我军服装的人员试图靠近队伍。 黄招强大声喝问口令,对方措手不及、无人应答。 他立即意识到这是越军特工伪装偷袭,率先开火射击,瞬间击毙多名敌人,其余人员仓皇逃散。 化解危机后,他指挥队伍快速通过吊桥,但仍不忘叮嘱大家保持警戒。 没过多久,黄招强发现几名战友未能跟上大部队。 他毫不犹豫命令其他战士继续前进,自己则原路返回寻找。 在吊桥附近,他察觉有越军在暗中埋伏,于是利用地形隐蔽接近,用手枪连续消灭多名敌人,顺利清除障碍。 继续深入寻找途中,他突然听到前方传来枪声,判断仍有战友被困。 他沿路小心潜行,果然发现一名战士被越军围困,对方正试图活捉他。 黄招强果断开枪击毙三名越军,又迅速消灭另外两名企图逃跑的敌人,成功救出这名战士。 经询问得知,还有一名叫王应军的战士为引开敌人,独自朝河边方向撤退。 黄招强立刻赶往河边,发现王应军正与越军激烈交火,处境危险。 他毫不犹豫从侧翼发起攻击,打乱越军阵型,击毙一名敌军,其余人员顿时陷入混乱。 借助这个时机,他迅速与王应军会合并并肩作战,最终杀出重围。 战斗中,黄招强大腿中弹,但他强忍剧痛,坚持带队后撤,直到与后续战友会合。 回到部队后,黄招强将俘获的越军特工移交上级。 首长对他的英勇表现高度赞扬,并鼓励他再接再厉。 战后统计,黄招强共消灭敌军十七人,活捉越军少尉一名,因战功卓著被授予一等功,并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战役结束后,黄招强被选送国防大学深造,之后又赴俄罗斯进修军事理论。 回国后他在部队担任多项职务,因能力突出逐步晋升,最终成为驻港部队副参谋长。 遗憾的是,2007年黄招强因患胰腺癌不幸逝世,但他敢于战斗、绝不放弃的精神,仍持续激励着许多人。 黄招强的人生经历真实反映了一代军人的坚守与奉献。 在战场中,他不仅展现出出色的军事素质,更体现了不畏艰难、保护战友的担当。 他的故事提醒人们,和平来之不易,必须时刻铭记那些为国家安全付出努力的英雄。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7名越南特工乔装打扮,走在吊桥上,准备混入解放军搞
晨曦初照映心暖
2025-09-20 12:36: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