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731》的人都会对石井四郎恨得牙痒痒的,想不到角色扮演者是一个真正日人,名叫平田康之,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 你敢信吗?一个日本演员,主动接下“石井四郎”这种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角色,还演得让中国人恨得直攥拳头。当初导演找他时,身边朋友都劝他别碰,说“演这种角色,回日本会被人戳脊梁骨”,平田康之却只问了一句:“剧本能真实还原历史吗?不瞎改,我就演。” 他为这个角色做的准备,比谁都较真。提前三个月飞到哈尔滨,钻进731部队遗址纪念馆,对着那些生锈的实验器材、泛黄的受害者档案看了整整一周。有天管理员发现他蹲在角落,盯着一张孩童的照片红了眼,手里攥着的笔记本写满了日文批注,全是对历史细节的追问。他还专门找了幸存者后代聊天,听老人讲当年亲人被抓进部队后的遭遇,全程低着头,时不时用袖口擦一下眼角。 电影里有场戏,石井四郎看着实验报告冷笑,那眼神里的冷酷让人脊背发凉。拍摄时,平田康之演完突然走到监视器前,对导演说“刚才不对”。他说,这种恶魔的残忍,不该是刻意的凶狠,而是对生命的麻木,是从骨子里觉得“实验品”不值一提。为了找准这种状态,他连着两天没怎么睡觉,就坐在片场观察那些对蚂蚁、虫子毫无怜悯心的小孩,琢磨那种“习以为常的恶”。 上映后,果然有日本右翼分子骂他“背叛国家”,甚至有人去他事务所门口贴恶意纸条。记者问他后悔吗?他指着采访背景里的731遗址模型说:“我爷爷当年是二战老兵,他到死都在为参与过的侵略行为忏悔。比起挨骂,让更多人记得这段历史,才对得起那些枉死的人。”他还在日本的大学做讲座,带着学生看《731》的片段,告诉他们“承认历史不是耻辱,遗忘才是”。 对比那些在影视里美化侵略、回避历史的日本艺人,平田康之的选择透着股难得的清醒。他从不是什么大牌明星,之前在中日合拍剧里演过小角色,大多是温和的长辈形象。这次演石井四郎,片酬没涨多少,却要承受成倍的争议。有人问他图什么,他说:“演员的责任不只是演好人,更要演好‘坏人’,尤其是这种带着历史重量的坏人,让观众看完能记住痛,比演十个正面角色都有意义。” 电影上映后,有个哈尔滨的老人专门找到剧组,握着平田康之的手说:“谢谢你,没把他演成一个脸谱化的魔鬼,你让我们知道,那种恶是真实存在过的,不是编出来的故事。”平田康之当场鞠了个九十度的躬,说:“该说谢谢的是我,是你们愿意让我这个日本人,来讲述这段属于你们的伤痛记忆。” 他没借着这个角色炒作,拍完戏就悄悄回了日本,继续过低调的生活。偶尔有人在街头认出他,他不会说“我是演员平田康之”,只会笑着问“你看过《731》吗?记得里面的历史,比记得我重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731历史电影 731大电影
别傻了!日本怕《731》怕错了!不是怕没人去旅游电影《731》的上映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