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罕见发声:对中国失望?中美科技对决才刚刚开始 【凤凰网】据彭博社和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当地时间9月17日,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英国召开的记者会上,就近期中方对英伟达实施进一步调查做出回应。16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黄仁勋等美企代表陪同。黄仁勋向记者表示,美国需要“确保人们可以从世界各地获得这项(AI芯片)技术,包括中国”。他说:“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是一场零和游戏……但我相信对话会自行解决。”黄仁勋还提到,当中美试图解决地缘政治问题时,他“会支持中国政府和企业,当然也会继续支持美国政府”。他说,如果稍晚时候被特朗普问到此事时,他也会做出同样回答。 黄仁勋在记者会上说“支持美国政府解决地缘政治问题”,表面上是向特朗普表忠心,但实际上可能隐含着一层更深的意思:他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意识到,当前的政策不仅伤害了中国企业,也伤害了美国企业自身利益。搜索结果显示,英伟达CEO曾经公开反对美国的芯片制裁政策,认为这反而会加速中国自研芯片的发展。这种观点在美国科技界相当有代表性。 中国方面的反应虽然强硬,但并非没有道理。从国家安全角度,如果英伟达的芯片确实存在后门风险,那么限制其使用是完全合理的预防措施。从市场竞争角度,英伟达确实存在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调查是必要的监管行动。从技术自主角度,减少对美国芯片的依赖、推动国产替代,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华为、寒武纪、壁仞科技等中国芯片企业正在快速崛起,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芯片产业的格局。 这反映了中美科技战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双方都在使用自己掌握的工具来保护自身利益——美国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出口管制,中国则利用市场规模进行反垄断调查。在这场博弈中,没有简单的赢家和输家。 英伟达作为跨国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既依赖中国市场的收入,又需要美国的技术生态系统和政策支持。 黄仁勋在记者会上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是一场零和游戏”,这句话值得深思。科技发展本来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芯片产业更是全球分工协作的典范。英伟达的GPU在中国的人工智能、云计算、自动驾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中国的市场需求和数据场景也为英伟达的技术进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动力。将科技合作政治化、武器化,最终伤害的是全球创新的活力和速度。 对于英伟达这样的跨国企业来说,未来的道路将会更加艰难。它们需要在保护自身利益和保持开放合作之间找到平衡点,需要在遵守美国法规和满足中国需求之间找到中间道路。黄仁勋说“相信对话会自行解决”,这表达了一种良好的愿望,但现实可能比想象中更加复杂。 全球科技产业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那种单纯的技术合作和市场开放状态。地缘政治因素将继续影响技术发展路径,国家安全考虑将继续制约技术交流合作。在这种背景下,英伟达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跨国企业将面临类似的挑战。
黄仁勋罕见发声:对中国失望?中美科技对决才刚刚开始 【凤凰网】据彭博社和英国广播
朴素梦想看世界
2025-09-19 19:52:23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