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了!”吉林白山,吴大爷退休后闲不住,便应聘到学校当门卫,谁知工作数月后竟在岗猝死。家属控诉其每日超长工作15小时,索赔50%责任。公司矢口否认,坚称是其自身健康问题。双方对簿公堂,经过一审二审,最终这样判。 2023年,吉林白山某中学调解室里,吴明攥着父亲吴大爷的蓝色工牌,指腹反复摩挲着上面的照片,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我爸每天在这熬 15 个钟头,就算有张床能躺,谁的身体能扛得住!” 工牌旁的排班表上,“16:00 - 次日 7:30” 的黑色字迹格外刺眼 —— 这是父亲作为夜班门卫的工作时间,也是家属认为夺走他生命的关键。 2023 年 4 月,60 岁的吴大爷猝死在门卫室休息间,一场围绕 “超龄用工责任” 的纠纷就此展开,历经一审二审,最终法院的判决揭开了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痛点。 2022 年 9 月,刚退休半年的吴大爷因 “闲不住”,通过当地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应聘成为某中学夜班门卫。“爸说在家待着没意思,找个活干还能锻炼身体。” 吴明回忆,父亲入职时身体状况尚可,只是患有慢性哮喘和高血压,日常需服药控制。 双方约定工作时间为每天下午 4 点至次日早晨 7 点半,每月工资 2800 元,公司提供门卫室简易床铺,用于夜间短暂休息。 谁也没想到,这份看似轻松的 “过渡工作”,仅持续不到 7 个月,便以悲剧收场。 2023 年 4 月的一个凌晨,学校保安队长巡查时,发现门卫室休息间的门虚掩着,吴大爷躺在床边,已无呼吸。 随后赶到的 120 确认其为心源性猝死,尸检报告显示,长期疲劳与基础疾病共同诱发了此次意外。 家属整理遗物时,发现了吴大爷的值班日志:“23:00,巡逻教学楼;00:30,消防器材检查;2:15,浇灌操场草坪;5:00,开校门准备” 除常规登记、巡逻外,他还需承担夜间消防检查、操场维护等额外工作,日志里 “累”“困” 等字眼频繁出现,最后一页的字迹甚至有些歪斜。 “说是门卫,实际干的是好几个人的活,每天就睡三四个小时。” 吴明看着日志,红了眼眶。 家属随即向人力资源公司索赔,认为公司未做入职健康评估,安排的 15 小时超长工作时间远超劳动保障标准,且未建立应急机制,应承担 50% 责任,索赔各项损失共计 80 万元。 但公司方矢口否认:“我们和吴大爷是劳务关系,不是劳动关系,已经提供了休息床铺,他的猝死是自身健康问题导致的,公司没有过错。” 代理律师进一步辩解,超龄劳动者无法纳入工伤保险,公司只需提供基本工作条件,无需承担额外保障责任。 法院审理过程中,重点围绕 “劳务关系下的用工责任” 展开调查。 经查,吴大爷入职时,公司未要求其提供健康证明,也未根据其年龄和基础疾病调整工作内容;尽管约定 “夜班值守”,但实际安排的额外工作导致其休息时间被严重压缩,不符合 “合理用工” 原则。 最终法院认定,公司作为劳务接收方,未履行对超龄劳动者的健康审查与合理用工义务,存在一定过错,但考虑到吴大爷自身患有基础疾病,酌情判决公司赔偿家属 10 万元。 同时,法院在判决书中特别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超龄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明确企业用工责任边界。 此案并非个例。随着老龄化加剧,像吴大爷这样的 “银发打工族” 越来越多,他们多集中在门卫、保洁、物业等岗位,2024 年数据显示,超龄劳动者在这类岗位的占比已达 38%,但超过 70% 未签订正式劳务合同,也未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一旦发生意外,往往陷入 “企业推诿、家属维权难” 的困境。 正如劳动保障专家所言:“现行法律对超龄用工的保护仍有模糊地带,企业为降低成本规避责任,而劳动者缺乏维权依据,制度层面的完善迫在眉睫。” 如今,吴明已收到公司支付的 10 万元赔偿,但他仍希望通过父亲的案例,让更多人关注超龄劳动者的权益。“不是为了钱,是希望以后别再有人像我爸一样,辛苦工作却得不到基本保障。” 而当地人社部门也已着手调研,计划出台针对超龄务工人员的健康评估指南与应急保障试点方案。 这场悲剧提醒我们,“老有所为” 不应以牺牲健康和权益为代价,唯有企业履行责任、制度筑牢防线,才能让 “银发打工族” 真正实现 “劳有所护”。 信息来源: 环球网|《大爷退休后给学校当门卫猝死,劳务公司被判无过错但需补偿》
“太离谱了!”吉林白山,吴大爷退休后闲不住,便应聘到学校当门卫,谁知工作数月后竟
悠然话史
2025-09-18 15:29:46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