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西贝更狠的厨房出现了,不是贾国龙的西贝,是口出狂言的信良记 这段刷到信良记创始人李剑的采访,原话比西贝那事儿还炸 2024年底李剑在餐饮论坛说,不会让餐饮回到鸡现杀鱼现宰的时代,说现做没效率成本高,说白了预制菜更挣钱。网友一看炸了——信良记全国没一家堂食门店,靠预制菜供应链起家,倒反过来否定传统餐饮。没几天,信良记抖音号设成私密,评论区全是骂声 先说说预制菜市场,2024年艾媒咨询数据,规模超6000亿,80%是给餐厅供货的To B端。很多人在外吃饭,其实早吃了预制菜。但消费者在意的是“知情权”——你用可以,但不能说“现做”,更不能踩现做的。信良记的问题是,把逐利包装成“进步”,比如李剑说“现做成本高”,但消费者算的是,花50块吃现炒鱼,比30块吃预制鱼值,因为有烟火气。再看信良记的产品,比如麻辣小龙虾,很多餐厅用它的预制料包,味道统一,但少了现烧的香 为什么信良记的话引这么大争议? ① 否定传统餐饮的“根”——中华餐饮几千年都是现做现吃,李剑说“这一套过时了”,戳中大家对“好饭”的念想; ② 把逐利摆上台面——直接说“预制菜更挣钱”,让消费者觉得企业眼里只有钱,没尊重; ③ 身份错位——信良记没堂食,却教“餐饮人”怎么做,网友觉得“你没资格” 其实老百姓不是反预制菜,是反“被绑架”。加班晚了买份预制菜加热,方便;周末带家人吃顿好的,肯定选现炒的。李剑错在“非此即彼”,把预制菜说成唯一正确的路,否定消费者的选择权。再想,西贝争议小是因为有堂食,有透明厨房,大家觉得“它还有现做的选项”,而信良记连堂食都没有,却教大家“该吃什么” 有网友说“搞不明白,西贝信良记非要掐死5000年中华餐饮”,这话扎心——中华餐饮的魂不是标准化,是锅气里的温度,是厨师对食材的拿捏,这些预制菜学不来 我觉得预制菜是工具,不是“未来”。企业可以卖,但别踩现做的价值。有人爱快餐有人爱慢食,各取所需才对,没必要把自己的生意说成“拯救行业” 你平时吃预制菜多吗?能接受它代替现做菜吗?
比西贝更狠的厨房出现了,不是贾国龙的西贝,是口出狂言的信良记 这段刷到信良记创
社会小一
2025-09-17 19:02: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