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数名亚美尼亚少女被脱光衣服,钉在十字架上暴晒,看的让人心痛不已! 自古,亚美尼亚村庄就多次被遭到侵占,面对这种不公,亚美尼亚人并非没有尝试过和平抗争,他们组织请愿,收集签名,将诉求递交至奥斯曼政府。 村民们聚集在教堂广场,一个接一个地在请愿书上按下手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起当局的良知,然而,回应他们的只是敷衍和更多的压迫。 在亚美尼亚村庄里,教堂是他们的中心,钟声规划着一天的节奏,每个星期日,少女们穿上最好的衣裳,跟随家人前往教堂做礼拜。 宗教不仅是信仰,更是亚美尼亚人身份认同的核心部分,正是这种与奥斯曼帝国主流不同的宗教和文化认同,成为了日后悲剧的导火索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一切,1914年冬天,奥斯曼帝国加入德国一方参战,很快在外高加索前线与俄罗斯军队交战,这场战役成为了亚美尼亚人命运的转折点。 在漫天风雪中,土耳其军队遭遇了灾难性的失败,这场军事惨败震动了整个奥斯曼帝国,高层急需一个替罪羊。 失败是因为亚美尼亚人的背叛,这种声音在政府内部迅速蔓延,奥斯曼高层将战场上的失利归咎于亚美尼亚人的所谓"亲俄倾向"。 1915年4月24日,一场针对亚美尼亚知识精英的突袭行动悄然展开,警察和士兵闯入亚美尼亚人的家中,将650多名社会名流、知识分子和社区领袖逮捕。 但当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更大规模的暴行还在后面,随着春天的到来,奥斯曼军队开始系统性地"清理"亚美尼亚村庄,士兵们闯入村子,抢夺粮食和牲畜,将男人们带走。 在一些村庄,年轻的亚美尼亚少女们试图反抗,她们用农具、厨房用具,甚至赤手空拳对抗全副武装的士兵,这种勇敢的抵抗几乎注定失败。 从1915年春天开始,一场系统性的驱逐和杀戮行动在整个奥斯曼帝国境内展开,亚美尼亚人被迫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开始了被称为"死亡行军"的旅程。 这些行军队伍主要由妇女、儿童和老人组成,因为大多数青壮年男性已经被处决,在炎热的沙漠中,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许多人因饥渴和疲惫倒下,再也没能站起来。 在1915年至1916年间,约有150万亚美尼亚人在这场大屠杀中丧生,占当时奥斯曼帝国亚美尼亚人口的三分之二。 这些幸存者带着创伤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学习新的语言,适应新的文化,但从未忘记自己的根源和家人的遭遇。 正是通过这些幸存者的证词,世界才得以了解这场20世纪第一个大规模种族灭绝的真相。 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大屠杀纪念馆成为了民族记忆的圣地,纪念馆的中心是一面巨大的石墙,上面刻着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被打断的生命,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亚美尼亚大屠杀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它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今天的世界,记住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视和平,不是为了分裂人类,而是为了团结所有热爱正义的人们。 信息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A%E7%BE%8E%E5%B0%BC%E4%BA%9A%E5%A4%A7%E5%B1%A0%E6%9D%80/9851467
康熙时,摩洛哥国王伊斯玛仪,是播种机中的战斗机,在位55年间,就和500多个妃子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