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一名20多岁的漂亮女子来到厂里偷东西,被曹德旺当场抓住,女子哭着跪地求饶:让她做什么都行,只要不把她交出去! 提起曹德旺,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的标签是"福耀玻璃创始人"、"中国首善"、"捐款超百亿的慈善家",他的名字几乎成了企业家回馈社会的代名词。 年轻的曹德旺,不过是个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在家的普通小伙子,家境贫寒,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唯一的资本就是一副结实的筋骨和不服输的倔劲。 为了谋生,他来到福清县一处修建水库的工地,在民兵连里找了个炊事员的活,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如履薄冰。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工地上实行的是"自带口粮"制度,每个工人都要从家里带来口粮,交给炊事班统一保管、统一烹饪。 这些粮食,是工人们的命根子,是他们挥汗如雨干一天重活的全部能量来源,曹德旺的职责就是管理这些宝贵的粮食,确保公平分配,不多不少。 然而,工地上却开始出现怪事,粮食总是莫名其妙地减少,起初只是少一点,后来越来越多,工人们炸开了锅。 在那个年代,谁的粮食丢了,谁就得饿着肚子继续干重活,愤怒、猜疑的情绪像瘟疫一样在工地上蔓延,很快,矛头指向了管理粮食的炊事员曹德旺。 二十出头的曹德旺倔强地咬紧牙关,决心一定要还自己一个清白,白天,他故意把一小袋粮食放在粮仓显眼的位置,看似随意地没锁门,夜里,他悄悄躲在粮仓附近的草垛后面,耐心等待。 连续几个晚上,什么都没发生,曹德旺没有放弃,他相信贼一定会再来,第四个晚上,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虫鸣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吠。 忽然,一个瘦小的身影鬼鬼祟祟地靠近了粮仓,那人手里提着一个破旧的木桶,看上去像是来打泔水的,曹德旺屏住呼吸,等那人进入粮仓后,猛地冲了进去,一把抓住了对方的手腕。 曹德旺举起手中的煤油灯照向对方的脸,灯光下,那张惊恐的脸让曹德旺愣住,贼不是他想象中的地痞流氓,而是附近村子里一个年轻的妇女,看上去不过二十五六岁,脸色蜡黄,衣衫褴褛。 女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哭诉自己的家庭多么艰苦,她实在没有办法,才铤而走险。 曹德旺的心猛地揪紧,眼前这个女人,和他记忆中饿肚子的母亲重叠在一起,他太明白贫穷的滋味,太懂得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痛苦。 但理智又在提醒他:这是偷窃,在当时是严重的罪行,如果他放走这个女人,等于包庇罪犯,自己可能会惹上大麻烦,更糟的是,工人们对他的怀疑不会消失,他的清白依然无法证明。 最终,曹德旺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他没有声张,而是让女人写了一份保证书,承诺不再偷窃,并且愿意给女人提供粮食,女人感激涕零,连连磕头。 送走女人后,曹德旺并没有食言。他一方面向上级申请增加工地的粮食配给,一方面从自己本就不多的口粮中省出一部分,悄悄送到那个家庭。 然而,这个决定的代价是,曹德旺自己仍然背负着"小偷"的嫌疑,工地上的粮食不再丢失,但之前的事没有真相大白,人们的猜疑并未完全消散。 这个真相,直到几十年后曹德旺在自传中才公开,当年那个偷粮食的女人,后来在曹德旺的帮助下,慢慢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从2000年代开始,他陆续捐出超过110亿元,用于教育、医疗、扶贫等各个领域,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首善"。 真正的慈善,从来不是等你功成名就后的锦上添花,而是在你自己都一无所有的时候,愿意分出一半给更需要的人,在曹德旺看来,善良不需要理由,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1971年,一名20多岁的漂亮女子来到厂里偷东西,被曹德旺当场抓住,女子哭着跪地
月下影婆娑
2025-09-16 11:35: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