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最大代表团来访,对华提出一个条件,中国要求英方对等回应。英国人终于来了,还带着“条件”。可惜这个条件,中国不会照单全收。 这支英国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官方代表团,于9月10日抵达北京,代表团成员超过百人,由商务大臣凯米·巴德诺克亲自率队,还包括能源、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的高级官员,以及数十家知名企业的高管。 英方开场就抛出一个请求:希望中方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透明度等领域采取更积极的措施,为英国企业在华发展创造更便利的条件,用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总裁赵汤的话说,他们尤其关注在低空经济与AI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前景,期待中方能在标准制定等方面给予英国企业更多话语权。 这番诉求听起来合情合理,但若翻开这几年的经贸往来记录,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微妙之处。 英国商会在《2024在华英国企业建议书》中抱怨,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了24条政策措施改善投资环境,但企业仍面临长期存在的市场准入问题,而且这份抱怨似乎选择性忽略了一个事实:2024年中英贸易额已达到983.6亿美元,中国对英出口788.7亿美元,英国企业在华的市场空间其实相当可观,何况英方在要求中方开放市场的同时,自己却在高科技领域对中资企业设下重重关卡。 最典型的莫过于华为事件,英国政府曾在2020年宣布禁用华为5G设备,计划在2027年前彻底移除现有设备,这一决定不仅让华为在英近20年的深耕遭遇挫折,也给英国电信运营商带来了超过20亿英镑的额外成本。 要知道,华为曾计划斥资10亿英镑在剑桥大学旁建立光电产业园,为英国创造大量高薪岗位,却因政治因素不得不搁置。如今英国代表团带着科技合作的诉求而来,却对这段往事避而不谈,难免让人觉得有些选择性失忆。 更让中方难以接受的是,英国在2024年6月还以涉俄为由,对5家中国企业实施单边制裁,这种没有国际法依据的长臂管辖行径,严重影响了中英经贸关系的互信基础,英方一边希望在华企业获得公平待遇,一边却对中资企业实施歧视性政策,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逻辑显然行不通。 面对英方的诉求,中方的回应直截了当: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中国市场从来不是谁的后花园,而是需要双方共同维护的合作平台,英国企业期待在华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这没问题,但前提是英方也应为中资企业提供公平待遇。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讲究的是等价交换、互利共赢,英国带着百人代表团来访,本身表明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这是好事,但如果只想享受市场开放的红利,却不愿承担对等的责任,这样的合作恐怕难以持久。 中方的对等要求,不是讨价还价,而是维护公平贸易秩序的必要之举,毕竟真正的合作从来不是予取予求的游戏,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对话,英国若能看清这一点,中英经贸关系才能真正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否则再好的合作蓝图也只会是空中楼阁!
跟中方没谈拢就掀桌子?英国突然宣布对华制裁,中方这次一点没惯着9月10日下午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