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下台后,“精心挑选”了黄循财接班,但是李家在新加坡并没有终结。只要淡马锡的股权架构不变,新加坡永远都是李家的。淡马锡这个公司基本掌握了新加坡的命脉,这是个接近三星体量七成的公司,诞生在一个小小的城市国家,可想到他对新加坡的影响力之巨大。 5月15日新加坡的总理府换了新主人,李显龙交棒,黄循财接任。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平稳的权力过渡,但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那个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李家王朝”,真的就此落幕了吗? 要我说,根本没那么简单。只要淡马锡这家公司的股权架构不变,李家对新加坡的影响力就不会终结。 先说说淡马锡到底是个什么来头,1974年,李光耀提议成立了这家公司,从新加坡财政部接过了3.54亿新元的初始投资。 如今几十年过去,淡马锡的投资组合总值已经达到了3820亿新元,增长超过一千倍。这是什么概念?新加坡人每天生活都离不开它的影子,你坐的新加坡地铁、乘的新加坡航空、用的新加坡电信、去星展银行存钱,背后都有淡马锡的身影,这些企业加起来在新加坡提供了超过16万个就业岗位,几乎关系到每个家庭的饭碗。 可能有人会说,淡马锡是新加坡财政部100%控股的,又不是李家私人的,怎么能说新加坡是李家的呢?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淡马锡虽然名义上归财政部所有,但从骨子里就和李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显龙的妻子何晶2002年加入淡马锡,2004年就当上了首席执行官,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17年。 在她掌舵的这些年里,淡马锡的资产从900亿新元一路涨到了3000亿新元,这样的业绩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的,就算现在何晶已经卸任,但她留下的管理体系和人脉网络,哪能说断就断? 再看看黄循财,他出生在普通家庭,父亲是销售人员,母亲是小学老师,一家人住在组屋小区里,这样的背景看起来和李家没什么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觉得他上台意味着李家要退出舞台了。 可大家别忘了,新加坡的总理虽然权力不小,但真正掌控经济命脉的还是淡马锡,总理负责国家日常行政,淡马锡却握着国家的钱袋子,哪个企业能发展,哪个行业能壮大,都离不开它的投资和支持。黄循财要想把经济搞好,能不跟淡马锡打好关系吗? 有人可能不明白,淡马锡不是政府控股吗,怎么会受李家影响?这就要说说新加坡特殊的制度设计了。 按照《新加坡宪法》,淡马锡董事会成员和首席执行官的任免都得经过总统同意,表面上看这是为了保证公正,可熟悉新加坡政治的人都知道,总统和执政党之间有着默契的配合。 李家在新加坡经营了这么多年,从李光耀到李显龙,早已建立起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络,就算不直接出面,也能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决策。 淡马锡的影响力还不止在新加坡国内,现在它70%的投资都在海外,中国已经成了它持有资产比重最大的国家,从民生银行、建设银行到腾讯,淡马锡在华投资遍布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 这些海外投资不仅能赚钱,更让淡马锡在国际上拥有了话语权,也让新加坡这个小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了特殊地位。这种影响力,可不是换个总理就能改变的。 更重要的是,淡马锡有《新加坡宪法》做保障,明确规定它有责任保护过去累积的储备金,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政府和总统都不能干预它的投资决策。 这就意味着,不管谁当总理,都动不了淡马锡的根本,李家通过几十年的经营,早就把自己的理念和人脉深深植入了这家公司。就像老店主把家业交给信得过的掌柜,虽然日常经营由掌柜负责,但最终拍板权还在店主手里。 可能有人会拿淡马锡和韩国三星比,说淡马锡规模接近三星的七成。其实这种比较意义不大,因为淡马锡在新加坡的地位比三星在韩国更重要。 新加坡就这么大,经济结构相对单一,淡马锡控股的企业几乎涵盖了所有关键领域。三星虽然强大,但韩国还有现代、LG等其他大企业制衡,而在新加坡,没有任何企业能和淡马锡抗衡。 黄循财上台后,肯定想做出自己的成绩,但他面临的现实是,新加坡的经济命脉掌握在淡马锡手中,他推出的任何经济政策,都需要淡马锡旗下企业的配合;他想发展新的产业,也需要淡马锡的资金支持。 所以说,李显龙虽然下台了,但李家对新加坡的影响远没结束,只要淡马锡的股权架构不变,只要它在新加坡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不变,李家的影子就会一直存在。 新加坡的这种模式,既保证了权力过渡的平稳,又维持了长期形成的利益格局,这或许就是李家最精明的地方——不用事事亲力亲为,却能通过制度设计和经济掌控,让自己的影响力延续下去。 这场看似平稳的权力交接,其实只是换了个前台掌柜,幕后的主人依然是李家。
对新加坡不能心慈手软! 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日前的演讲中说,我们和中国人同宗
【159评论】【10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