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要大力发展高铁,它的耗能成本太让人意外了。一辆高铁载有500人,时速300公里的时候,一个小时的耗电量9000度左右,平均每个人18度。高铁的节能优势背后是持续的技术迭代。 一个小时的耗电量9000度左右,平均每个人18度,听起来不算少,但要是跟其他交通工具比起来,高铁的节能优势就太明显了。 咱老百姓过日子就怕花冤枉钱,选交通工具也一样,很多人觉得高铁快肯定费钱,其实跟其他交通工具比起来,高铁才是真正会过日子的。 就拿飞机来说,看着飞得快,可它耗能量大着呢,数据显示高铁的人均能耗只有飞机的18%,也就是说坐飞机的能耗是高铁的5倍还多。 打个比方,从北京到上海,坐飞机每个人消耗的能量要是换成电,够家里正常用一个月了,而坐高铁消耗的电,顶多够空调开三四天,这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咱普通人家过日子,肯定选省钱的对吧? 再说说咱们最常坐的大巴车,看着拉的人也不少,可它的人均能耗是高铁的两倍,也就是说,同样拉500人跑三百公里,大巴消耗的能量能让高铁跑两趟了。 最不划算的还是私家车,有人觉得自己开车灵活方便,可能耗实在太高,就算私家车满员坐5个人,能耗也比高铁多三倍;要是赶上一个人开车,那能耗就得是高铁的十几倍,这纯属浪费能源嘛,现在油价这么贵,开长途车不仅累,油钱也受不了,真不如高铁实惠。 高铁能这么节能,可不是天生的,全靠一代代技术升级攒下来的本事,就说那个车头吧,看着像子弹头似的,可不是为了好看,这叫流线型设计,能减少空气阻力。 科学家测算过,复兴号的车头比老款和谐号长了两米,就这一点改动,运行阻力直接降低了12%,你想想,咱们跑步时穿紧身衣都觉得轻快,高铁这么个庞然大物,减少点阻力得多省劲啊。 车身材料也有讲究,现在的高铁用了好多碳纤维、镁合金这些轻巧又结实的材料,最新的CR450动车组比以前的车型轻了10%还多,相当于少拉了一辆重型卡车的重量。 更让人叫绝的是车上的电线,工程师们把近2万根电线优化后,居然减重8吨,这细节抠得真是到位,车子轻了,自然就省电,这道理跟咱们骑自行车带轻东西省力是一样的。 高铁还有个厉害的本事,就是刹车的时候能发电,咱们普通汽车刹车时,能量都变成热量浪费了,高铁却装了“能量回收器”。 当列车减速或停车时,它能把动能变成电能回送给电网,就像给电池充电一样,这技术叫再生制动,一趟京沪高铁跑下来,光靠刹车回收的电能就够普通家庭用好几年,这种不浪费一点能量的设计,真是太会过日子了。 车内的节能细节也不少,以前火车上的灯泡又费电又容易坏,现在全换成了LED灯,亮度够还省电。 空调也改用了变频技术,就像家里的变频空调一样,温度稳定了就自动调低功率,不会白白浪费电,这些小改动看着不起眼,积少成多下来,一列高铁一年能省不少电呢。 有人传言说日本新干线比中国高铁省电,这其实是没算明白账,日本新干线16节车厢每公里耗电43度,咱们8节车厢的高铁每公里才21.4度,折算下来差不多。 可咱们高铁时速350公里,比新干线快50公里呢,跑更快还更省电,这技术水平其实更高。 现在最新的CR450动车组,跑到400公里时速,能耗还跟原来350公里时差不多,这技术进步真是肉眼可见。 可能有人会说,高铁耗电虽然省,但修路花钱多啊,这话没错,高铁建设成本确实不低,光京沪高铁就修了244座桥,最长的一座有164公里。 但你想想,高铁能用上二三十年,每天跑几十趟车,把这些成本分摊到每趟车、每个人身上,其实就不贵了,而且电费只占高铁运营成本的15%,大部分成本是一次性投入,越往后用越划算。 咱们中老年人出门,最看重安全、舒服、省钱,高铁准点率高,不会像飞机那样动不动就晚点,也不会像汽车那样在高速上堵着。 车厢里宽敞平稳,座位舒服,洗手间干净,喝水吃饭都方便,长途旅行也不会觉得太累,现在知道了高铁这么节能,票价里的能源成本其实很低,以后坐高铁心里更踏实了吧? 国家大力发展高铁真是太明智了,这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着想。 想想十年前,出门坐绿皮火车又慢又挤,现在高铁四通八达,从东北到海南一天就能到,更重要的是,这快捷舒适的背后,是越来越节能的技术,是把每一度电都用在刀刃上的智慧。 所以说,看高铁不能只看表面耗电多少,得算明白人均账、长远账,一小时9000度电听起来吓人,但分摊到500人身上,再对比其他交通工具的能耗,你就知道高铁有多省了。 这背后是无数工程师的心血,是材料、设计、动力系统一次次升级的结果,咱们坐高铁的时候,不仅在享受现代交通的便利,也在体验着国家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这样的高铁,值得咱们骄傲,也值得大力发展。
怪不得要大力发展高铁,它的耗能成本太让人意外了。一辆高铁载有500人,时速300
万事浮华
2025-09-13 10:36: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