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陆小曼去世。翁香光前来料理后事,见四下无人,她解开陆小曼的衣扣,讥讽道:“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民国才女陆小曼的生命终点,竟是在一句冷嘲热讽中落下帷幕。当年那个风华绝代、倾倒众生的社交名媛,临终时身边只剩下仇人的女儿翁香光。这个女人为何对已故的陆小曼如此怨恨?这句”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恩怨情仇? 说起陆小曼,现在的人可能只知道她是徐志摩的妻子,是民国四大美人之一。但真正了解她一生的人都知道,这个女人活得确实挺有争议的。 陆小曼1903年出生在上海孔家弄,父亲陆定是晚清举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母亲吴曼华出身常州望族。从小就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在陆家一连生了8个孩子都相继夭折以后,才让陆小曼姗姗来迟,可想而知父母有多宠她。 陆小曼确实有才,精通英法外语,会画画会唱戏,17岁就在外交部当翻译,被胡适夸过是”北平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但这个女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太会折腾,而且专挑有妇之夫下手。 她先是嫁给了王赓,人家王赓对她不错,但她嫌弃人家不够浪漫,没过几年就闹离婚。为了和徐志摩在一起,她瞒着徐志摩及王赓,至一德国人所开诊所堕胎,也因此终生失去生育能力。这事儿连徐志摩都不知道,可见这女人有多能藏心思。 1926年她和徐志摩结婚,连证婚人梁启超都看不下去,在订婚仪式上发表一番对两人伤害家人亲朋,婚外出轨,人品低劣,以及反对两人结合的证婚词。可陆小曼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徐志摩为了养她,每月收入一千余元之高薪(当时一个图书馆职员月薪约五元),不足小曼豪宅租金,司机、厨师、男仆、女佣之薪水等奢华之开销。徐志摩累死累活在外面赚钱,她在家里抽大烟、唱戏、参加舞会,花钱如流水。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空难身故,这时候翁瑞午出现了。翁瑞午是徐志摩的朋友,本来是帮忙照顾陆小曼的,结果照顾着照顾着就同居了。问题是人家翁瑞午有老婆孩子,原配陈明榴还给他生了五个孩子。 陆小曼自己都说:“我与翁最初绝无苟且瓜葛,后来志摩坠机死,我伤心之极,身体太坏。但我向他约法三章:不许他抛弃发妻,我们不正式结婚。我对翁其实并无爱情,只有感情”。说得挺好听,其实就是当小三当了30年。 翁瑞午为了养陆小曼,变卖了祖传的古董和名家字画,值钱的东西卖光了,最后还将陈明榴陪嫁的红木家具也都卖掉了。连老婆的陪嫁都卖了,你说这事儿多缺德。 翁香光是翁瑞午的大女儿,从小看着父亲为了陆小曼冷落母亲,1951年,翁瑞午妻子陈明榴去世,翁香光红肿着眼奔向陆小曼家,劈头朝父亲吼:“你为什么不早点与母亲离婚?如果早离婚的话,她还可以找个好人家,过上几年的舒心日子!” 陈明榴去世后,翁瑞午想娶陆小曼,但陆小曼说要得到孩子们同意才行。翁香光哪能同意?在她眼里,陆小曼就是破坏自己家庭的罪人。 1961年翁瑞午在上海去世,陆小曼彻底没了依靠。那时的陆小曼”瘦弱苍老,颊萎腮瘪,口中只剩一二余齿”,哪里还有当年的风采。 1965年4月3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62岁。陆小曼此次住院是因为哮喘和肺气肿发作,在陆小曼晚年病重期间,经常去探望的人里,竟只小陆小曼11岁的赵清阁一人。 翁香光听说陆小曼死了,赶来料理后事。看着病床上这个曾经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女人,翁香光心里五味杂陈。趁着四下无人,她解开了陆小曼的衣扣,看着这副枯瘦的身躯,想起母亲的痛苦,忍不住说了句:“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这话听着刻薄,但也不是没道理。陆小曼一生确实活得自私,为了自己的快乐伤害了不少人。王赓、陈明榴、翁家的几个孩子,哪个不是因为她受了罪? 陆小曼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最终凄凉去世,连骨灰都没有人认领,最后还是侄女给她修了一座寒酸的衣冠冢。想想她年轻时候的风光,再看看她的结局,确实让人唏嘘。 陆小曼的一生,从万众瞩目到无人问津,从锦衣玉食到贫病交加。翁香光的那句话或许刻薄,但也折射出一个女人一生选择的代价。你觉得陆小曼的结局是自作自受,还是时代的悲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1965年,陆小曼去世。翁香光前来料理后事,见四下无人,她解开陆小曼的衣扣,讥讽
熹然说历史
2025-09-13 00:39: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