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她贪污4万多元公款,包养7个情夫,然而十年间竟然没有被人发现,让人始

小史论过去 2025-09-12 13:08:40

1975年,她贪污4万多元公款,包养7个情夫,然而十年间竟然没有被人发现,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她最后竟然死在了其中一个情夫手里。 汤兰英1945年出生在江苏如东县一个普通家庭,父亲靠手工制作维持家计,全家日子过得还算宽裕。采购食材从不计较价格,炒菜总加虾米这种调味方式,在那个年代已经超出很多人家水平。她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接受的教育机会比一般人多一些。16岁高中毕业后,她先进入当地建筑站当会计,负责日常财务记录和核对数据。领导对她工作认可,她处理凭证时总把东西整理得整齐。 后来1960年代,她调到马塘信用社,继续干会计,月薪40元。那时候信用社规模小,员工不多,她主要管现金和账目管理。房间简陋,她每天计数钞票,把钱锁进铁皮箱。1970年银行和财政部门合并后,她成了信用社唯一会计兼出纳,没人直接监督,她独自处理所有资金流动。这种职位让她接触大量现金,工作稳定,不用面对户外劳作,在当时算得上可靠岗位。很多人羡慕这种铁饭碗,但对她来说,这成了起点。 汤兰英在信用社工作期间,从1965年开始挪用公款。她先从小额资金入手,用假凭证掩饰。几个月后没人察觉,她就增加数额,操作越来越频繁,到1975年累计4万5千元。这些钱她全拿来个人消费,家中添置凤凰牌自行车两辆,还买各种电器。餐桌上常有鸡鱼肉虾,她还借钱给邻居沈某120元。出门时住高级宾馆,消费大手大脚。她用这些资金和自身条件维持7名情夫关系,黑笔记本上记录他们信息,包括粮站工人和军官。1974年,她流产期间,4名情夫送来红糖和鸡蛋。她还安排上级领导留宿家中,端上红烧肉和蒸鱼,斟糯米酒。知情干部收下贿赂,比如两瓶茅台。她请副主任赵帮忙,递上礼物。周末她在家中设宴招待107名干部,厨房忙碌,香气弥漫。十年间她的行为没暴露,她在信用社伪造条目,比如“革命群众自愿捐款”,盖上印章。情夫轮流出现,她安排他们休息。一名情夫离开时,她挥手送别。审计小组来时,她迎候引导翻账本,递红包压文件下,对方收下后合上册子。 汤兰英的这些举动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特别突出。那年代物资短缺,普通人生活节俭,她却靠公款过得奢侈。信用社本该是管钱的机构,她一人把持财务,漏洞就这么一点点积累。包养情夫的事更出格,7个人不是小数目,她用钱维持关系,还记录在笔记本上。贿赂干部的手法也直接,宴请107人,规模不小。这些细节显示她不光贪污,还拉拢人脉保自己。十年没被抓,靠的就是这些手段。审计时她临时凑钱应付,说明她有准备。但这种生活方式注定不长久,情夫间关系复杂,总有隐患。她的案子后来成了典型,反映出当时财务管理松散的问题。贪污4万5千元,在70年代等于工人几十年工资,影响大。 一名情夫范某因为关系恶化举报了她。他持证据向有关部门提交,1975年5月5日,如东县人民银行突击审计马塘信用社。办案人员清点账目,发现3000元缺口,库存只有9000元,她通过关系临时凑齐资金。调查继续,40人专案组工作6个月。她在审讯中供认10年贪污4万5千元,牵连10多名干部。突袭她家时,搜查衣柜找到48件涤纶衬衫,米缸下37双尼龙袜,家中没大额钞票,只有小零钱。案件引起广泛关注。1977年7月15日,如东县人民法院开庭,她坐在被告席上。法庭宣判死刑立即执行,她起身喊叫要上诉,上诉被驳回。7月24日,公开宣判大会在如东县中学操场举行,千人围观。她双手绑缚,脖子挂牌子,头发烫卷,脚穿亮皮鞋。押上吉普车,车队沿路前行,群众聚集道路两侧。抵达掘港镇北郊刑场,她被押下车跪地。她表达后悔,执行人员举枪,一声枪响,她倒地。32岁结束生命。

0 阅读:0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