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26岁的周荣鹤把62岁的蒋梅英搂在怀中强吻,无论蒋梅英费力挣扎,但都

小史论过去 2025-09-12 13:08:40

1974年,26岁的周荣鹤把62岁的蒋梅英搂在怀中强吻,无论蒋梅英费力挣扎,但都无济于事,9年后,周荣鹤仍对她念念不忘,趁着深夜闯入了蒋梅英家中。 蒋梅英出生在1912年,浙江镇海一个富裕家庭,从小接受不错教育。1940年代,她代言美丽牌香烟广告,那张广告画让她成为上海十大美人之一。她的照片印在香烟盒上,到处流传,她那时常出现在社交场,生活风光。丈夫早逝后,她独自带儿子周德安,住在上海愚园路一栋老洋房里。晚年她过得平静,偶尔外出买东西,头发渐白,但外表还保持端庄。 周荣鹤生于1948年,普通家庭出身,1970年代初进公安系统。1974年他在上海长宁公安分局江苏路派出所当民警,负责巡逻和户口管理。他工作积极,处理日常事务,慢慢得到注意,为后来升职打基础。那时他26岁,正值事业起步期,却卷入这起事件,改变了轨迹。 1974年夏天,周荣鹤借巡逻名义去蒋梅英家。他看到她后,突然抱住她强吻,她挣扎但力量悬殊,无法摆脱。他警告她别外传,就离开了。这事让蒋梅英背上心理负担,她告诉儿子周德安。周德安觉得丢人,劝她忍着别说出去。她压抑几年后,1978年写信举报周荣鹤,但信被压下,没处理。周荣鹤那时已升职,继续向上爬。 时间到1983年,周荣鹤升到公安分局团委书记,计划当副局长。他担心蒋梅英揭发,影响前途,就产生灭口念头。10月21日晚,他去她家,说是道歉。她情绪激动,斥责他。他失控,捂住她嘴,掐脖子,她反抗但很快没气。他逃离现场,留下尸体。 尸体次日被邻居发现,颈部有掐痕,警方定为他杀。调查几个月没进展,周德安回忆1974年的事,向警方提供周荣鹤线索。老民警孙发仪作证,确认过去事件。蒋梅英保存的1974年户口本上有标记,成为证据。一封匿名信附带血布片,比对后匹配周荣鹤警服。 警方搜查周荣鹤家,找到匹配衣物。他面对证据,承认1974年强吻和1983年杀人。动机是执念和怕丢官。1985年7月,他被判死刑,立即执行。这案震动上海,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典型恶性事件。 蒋梅英年轻时风华正茂,晚年却因这事结束生命。她生前写诗:画里胭脂画外霜,菱花镜里数沧桑。这反映她对命运的感慨。1992年,上海档案馆在她捐赠的毛选中,发现夹藏的1974年检举信和带血户口本,进一步证实细节。 这事让人看到,权力如果没约束,就容易害人。周荣鹤从民警起步,本该维护正义,却因私欲犯罪。蒋梅英作为受害者,举报难,凸显当时弱者保护不足。儿子周德安的态度,也说明家庭支持有时缺位。 案件侦破靠多方证据,周德安提供线索,老民警证词,匿名信关键。警方比对布片,锁定嫌疑。这过程显示,正义虽迟但到。周荣鹤承认罪行后,没逃脱惩罚。 蒋梅英的经历,从名媛到受害者,提醒大家,美貌有时是负担。晚年她独居,遇上周荣鹤这种人,酿成悲剧。这案在上海流传,影响社会对权力监督的思考。 周荣鹤的升职路,本来顺风顺水,从民警到书记,短短几年。但1974年行为像定时炸弹,1983年爆炸。他犯罪不只这一件,调查中发现其他类似事,但焦点在蒋梅英案。 最终判决死刑,执行枪决,结束他的生命。蒋梅英的诗句,成为她一生的写照。档案发现的证据,让案子更完整。这事接地气地说,就是普通人遇上不靠谱的权力持有者,容易吃亏。

0 阅读:857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