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举行盛大阅兵的时候,以色列他们内阁开会后,塔尼亚胡直接说,不接受和哈马斯先停火一段时间、交换人员的协议,还坚持要接着推进 “接管加沙城” 的计划。 哈马斯通过埃及与卡塔尔向以色列提出新停火条件,要求以军停止加沙军事行动60天,换取10名在世人质及18具遇害者遗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安全内阁特别会议上直接否决该方案,强调除非哈马斯释放全部人质、解除武装并解散军事派别,否则不考虑任何停火协议。 9 月 3 日,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盛大阅兵隆重举行。上万名受阅官兵身姿挺拔,数百台(套)地面装备威风凛凛,百余架战机呼啸而过,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捍卫和平的决心与强大国防力量。 然而,远在中东的以色列,似乎对这场跨越万里、彰显和平理念的阅兵毫无关注,沉浸在自身与巴勒斯坦的冲突漩涡之中。 就在中国阅兵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以色列内阁紧急召开会议。会议结束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外强硬表态,对于哈马斯提出的停火并交换人员的协议,他直接予以拒绝,明确表示以色列将继续推进 “接管加沙城” 的计划。这一消息瞬间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以色列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军事行动不断升级。据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埃亚勒・扎米尔 8 月 11 日所言,“我们正处于加沙作战新阶段的开始,当前局面前所未有,以军必须‘为战事扩大做好准备’” 。8 月 13 日,以色列国防军批准了在加沙地带今后作战计划的主要框架。 内塔尼亚胡在 8 月 10 日称,以军目前控制着加沙地带 70% 至 75% 的地区,而最新行动的目标便是 “铲除”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加沙的剩余两个据点,加沙城和马瓦西一带的中部难民营。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 8 月 8 日发布声明,以安全内阁已批准内塔尼亚胡关于 “击败哈马斯” 的计划,准备接管加沙城。 该计划包含五项原则:哈马斯解除武装;释放所有剩余被扣押人员,无论生死;加沙地带非军事化;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安全控制;建立一个既非哈马斯也非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替代文职政府 。 对于以色列的这一系列举动,国际社会谴责声不断。多国和国际组织纷纷发声,斥责以色列接管加沙城的计划 “疯狂”,认为这只会导致更多流血冲突,强烈敦促以方立即停止该 “战争计划”。 就连曾长期支持以色列的一些西方国家,在强大的国内外舆论压力下,以及出于维持自身国际影响力的考虑,也纷纷转变态度,使得以色列在国际上愈发孤立。 但以色列为何在国际社会的一片反对声中,仍坚持推进 “接管加沙城” 计划?从以色列国内来看,自 2023 年 10 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民众对周边 “安全威胁” 的感知更为敏感,不少人主张主动出击 “根除威胁”。 在社会层面,尽管存在反对加沙军事行动的声音,但支持军事行动的仍占多数。而且,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执政联盟由右翼和极右翼政治力量组成,这些政党大多支持对加沙施行军事干预或长期占领,持续军事行动有助于维持执政联盟的稳定 。 从外部因素考量,美国长期以来对以色列的外交保护和军事支持,无疑给了以色列 “底气”。美国不断向以色列供应武器,还利用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多次阻止对以色列不利的决议通过。 卡塔尔智库研究员沙赫拉姆・阿克巴尔扎德指出,以色列肆无忌惮的军事行动与美国的纵容脱不了干系 。 以色列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坚持推进 “接管加沙城” 计划,使得巴以冲突局势愈发紧张。而此时中国正通过盛大阅兵传递和平理念,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在全球渴望和平的大背景下,以色列的做法将把自身和地区局势引向何方,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 。 和平之门若继续关闭,加沙的地面战将愈发激烈,平民伤亡只会愈演愈烈,而整个中东也将为这场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意志博弈”付出更多无法承受的代价。在强硬话语与军事意图主导下,真正被牺牲的,是和平的可能。
就在刚刚,卡塔尔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在以色列9日史无前例地对哈马斯位于卡塔尔
【12评论】【6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