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巴佬”万斯今年4月曾暗示中国:如果不接受关税,就考虑战争。话音未落,中国学者高志凯就在国际辩论中,一句话把他怼得哑口无言!就这么说吧,美国要敢来,那我们就敢跟美国打。 这位凭借回忆录《乡巴佬的悲歌》声名鹊起的耶鲁法学院毕业生,最近把他的“乡巴佬”作风带到了国际政治舞台。他在福克斯新闻的一档节目上,为特朗普政府的全球关税政策辩护时,抛出了这样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论调。 先说说万斯这个人,作为美国政坛的一员,他近年来在涉华议题上频频发声,言辞往往带着一股强硬的戾气。 今年 4 月那次公开讲话,他提到中美贸易摩擦时,话里话外都透着威胁,说什么如果中国不接受美国提出的关税条款,“所有选项都在桌面上”,明眼人都听得出,这 “所有选项” 里就藏着战争的影子。 这种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甚至上升到军事威胁的做法,在国际交往中实在少见,毕竟真正的大国博弈,靠的从来不是逞口舌之快,而是实打实的实力和理智。 高志凯教授作为长期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面对这种赤裸裸的威胁,自然不会惯着。在随后的一场国际辩论会上,当万斯的支持者再次抛出类似观点时,高志凯只淡淡一句:“美国在朝鲜战场都没能占到便宜,如今凭什么觉得能在亚太讨到好?” 这话一出,现场瞬间安静下来。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以简陋的装备对抗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最终迫使对方签下停战协定,那句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至今仍掷地有声。高志凯的话,既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中国从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其实美国这些年在对华贸易上的小动作不断,加征关税就是其中之一。从 2018 年开始,美国陆续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涉及金额一度超过 3000 亿美元。 可结果,中国的出口总额不仅没降,反而从 2018 年的 2.48 万亿美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3.38 万亿美元,贸易顺差常年保持在高位。 这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韧性,从广东的电子厂到浙江的纺织车间,企业们快速调整供应链,开拓东南亚、欧洲等新市场,硬生生把美国的关税壁垒变成了转型升级的动力。 反观美国,加征的关税最终大多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身上,去年美国通胀率一度突破 9%,超市里的中国商品价格涨了不少,老百姓怨声载道,不少美国企业也因为成本上升被迫裁员,这账算下来,美国其实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再看军事层面,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福建舰航母已经完成多次海试,歼 - 20 隐形战机的数量早已突破三位数,东风系列导弹更是形成了覆盖近中远的完整体系。去年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承认,中国的区域拒止能力已经让美军在第一岛链内失去了绝对优势。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国防工业体系完全自主可控,从导弹的发动机到航母的特种钢,全都能自己生产,不像美国很多军工产品依赖外部供应链。真要是到了万斯说的 “考虑战争” 那一步,美国要面对的可不止是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有 14 亿中国人民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 高志凯教授在辩论会上还提到一个细节:美国在全球有 800 多个海外军事基地,每年光维护费用就超过 5000 亿美元,而中国的国防开支更多用在本土防御和装备更新上。这种不同的国防策略,决定了中国在自家门口打仗,后勤补给、地理熟悉度都占尽优势。 就像当年越南战争,美国投入了几十万兵力,最终还是灰溜溜地撤军,如今要想在距离本土上万公里的亚太地区和中国开战,美国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家底能消耗。 现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一个事实:中国不是吓大的。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航母编队,中国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外部的压力和威胁,但每次都能化压力为动力。 万斯的威胁言论,不过是美国内部一些人焦虑情绪的体现,而高志凯的回怼,说出的是中国的底气。真要是美国敢迈出那一步,中国必然会奉陪到底,毕竟在国家核心利益面前,我们从来不会退让。 这场较量虽然没有硝烟,但却刀刀见血。中国农民的后代创造了全球抢购的量子计算机,而美国副总统却只能攥着提词卡虚张声势,21世纪最狠的打脸方式,莫过于用对手的规则,终结他的霸权!
重磅消息!就在刚刚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征收100%关税,以向普京施压。
【18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