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回过味来了!9月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表示,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甚微之际,中方正采取一种新立场:保持对话,但基本不让步,这一立场从贸易谈判团队关键成员李成钢最近对华盛顿的访问中可见一斑,简单来说,美国人终于意识到,我国不打算单方面妥协了。 这几年,世界上最热的话题之一,肯定绕不开中美之间的较量,尤其是贸易和科技领域的摩擦。从最早的加税、封锁,到现在谈判桌上的你来我往,大家都看得眼花缭乱。 可是这回,美国媒体终于说实话了:我国这次不是随便应付下,而是态度明确,愿意谈,但绝不再轻易让步。这种转变,说白了,就是美国人开始明白,靠着老套路,已经压不住我国了。 为什么说这是个大变化?其实回头看看,过去一段时间,美国对我国的政策可以说是各种招都用上了。最直接的,比如加征关税,限制高科技芯片出口,甚至在金融市场上做文章。 每次美国出招,总有人担心我国会不会被逼到墙角,是不是要做出妥协。但事实证明,结果完全不是美国想的那样。 这两年,咱们的经济还在稳步增长,科技创新也没停下来,反倒是美国不少企业开始叫苦,自己给自己找了麻烦。 这次李成钢带队去华盛顿,虽然说是继续谈判,本质上其实是向美方传递一个很清楚的信号:大家可以坐下来聊,但想让我国一边倒地让步,那是没门的。 我国坚持的原则很简单——平等、尊重、互利。不管讨论什么问题,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谈得下去。 美国人现在逐渐明白,过去那套“你不听话我就制裁你”的办法,已经不灵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体量和全球供应链影响力,都不是随便可以被拿捏的。 美国想通过极限施压让我国让步,结果反倒让自己吃了不少苦头。比如芯片禁令,本意是想卡住我国脖子,结果现在全球芯片供应链都被搅乱,连美国本土的企业都受到影响。 再比如加征关税,本来以为能给我国出口企业制造压力,结果美国消费者发现,自己买东西反而贵了不少。 其实美国国内的声音也已经在悄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和我国搞对抗,最后苦的是自己。 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商、科技公司、金融机构,哪个不想继续和我国做生意?毕竟,世界经济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美国一边想让企业赚钱,一边又搞各种限制,结果就是两头不讨好。连美国主流媒体都开始承认,脱钩根本不现实。 说到底,贸易谈判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我国一直主张,合作才能共赢,大家都能过得更好。 可美国过去总想着多占便宜,甚至想让我国放弃自己的发展权利,这种想法肯定行不通。我国的态度很明确——该谈咱们就谈,但底线不能碰,核心利益不能让。 很多人觉得我国变“强硬”了,其实只是更加理性和自信了。我们知道自己的路怎么走,也清楚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 这种变化,其实是我国综合实力提升的自然结果。以前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确实有时候会忍让一些,毕竟发展还没跟上,底气没现在足。 可现在不一样了,无论是经济体量、科技创新,还是市场潜力,我国都已经是全球举足轻重的角色。这种底气,让我们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可以更加从容、更加有原则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美国这次算是想明白了,想让我国“单方面妥协”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后只有平等互利,才有可能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答案。 总的来说,这次美国媒体的报道,算是把中美贸易谈判的真实格局说清楚了。我国的立场很简单,就是做自己该做的事,守住自己的利益,世界怎么变都不会乱了阵脚。 美国能回过味来,说明他们终于开始适应和我国打交道的新现实。这对整个中美关系、乃至全球经济,都是一件好事。只要双方都能保持理性和耐心,中美这场博弈,最终会走向更加成熟和稳定的新阶段。 参考信息源: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观察者网
硬气一回,中方对美中止合作,不接受任何谈判请求。中美第六轮经贸谈判刚在华盛顿结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