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蒋介石要任命关麟征为陆军总司令。关麟征非常高兴。但等了半个月,任命书始终没到,一询问,才知道国防部把任命书弄丢了。 关麟征是黄埔一期出身的陕西人,性格强硬。蒋介石亲口许诺的陆军总司令任命,就因为国防部的疏忽没了着落。 他接到顾祝同的电话,对方说话支支吾吾。关麟征气得追问:“这么重要的东西,能说丢就丢?” 这桩 “任命书失踪事件” 看似荒唐,实则是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的缩影。关麟征的仕途起伏,正好反映出蒋介石集团内耗的残酷。 关麟征的崛起有传奇色彩。1905 年,他出生在陕西鄠县的农家。 19 岁时,他揣着父亲卖牲口换来的 25 块银圆,南下广州。他冒用 “吴麟征” 的名字,考上黄埔一期。 东征攻打淡水城时,他带领部队用竹梯爬上城墙,作战很勇猛。廖仲恺看到后说:“此子可当大任。” 古北口血战中,他身中五弹仍坚持战斗,没有后退。他浑身是血的照片登上《大公报》,“陕西冷娃” 的名声就此传开。 到抗战胜利时,关麟征成为黄埔一期中首位集团军总司令。他麾下的 52 军,被美军顾问评价为 “中国最能打硬仗的部队”。 但 1946 年,他的仕途突然受阻。蒋介石原本想任命他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陈诚却从中作梗。 陈诚说:“关麟征为人倔傲,恐难驾驭熊式辉。” 就因为这句话,任命泡汤了。 后来,杜聿明接替这个职位。杜聿明当年曾是关麟征手下的旅长,如今成了他的上司。 关麟征得知消息,气得打碎紫砂茶盏。 更让关麟征不满的是昆明机场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关麟征查办贪污的黄维,目的是整顿军纪。 但陈诚想夺取 54 军的控制权,出面反对。在停机坪上,陈诚指着关麟征的鼻子骂 “扰乱军纪”。 两人争吵激烈时,陈诚突然捂住肚子倒地,鲜血渗到笔挺的军装上。卫兵们见状,都慌了手脚。 国民党内部的权力争斗从未停止。1949 年 2 月,李宗仁担任代总统。 李宗仁和关麟征在台儿庄战役时就认识,他想让关麟征接任参谋总长。 陈诚听到消息后,连夜赶到溪口见蒋介石。他对蒋介石说:“关麟征桀骜不驯,不如暂时留用顾祝同。” 蒋介石反复考虑后,改变主意,让关麟征当陆军总司令。 关麟征得知这个消息,特别高兴。他在励志社摆了十六桌宴席,给老部下张耀明的请柬还特意印了金边。 可半个月过去,任命书还是没消息。 关麟征实在等不及,亲自去了国防部。见到顾祝同,对方支支吾吾地说:“文件…… 文件可能误投了。” 关麟征一听 “误投” 二字,立刻明白其中有问题。他对国防部的运作门道很清楚。 1943 年昆明机场那次,陈诚吐血后,也说是 “旧疾复发”。现在这事,不过是权力斗争的又一次上演。 关麟征质问顾祝同时,看到对方眼神躲闪,额头还在冒汗。这让他想起二十年前的旧怨。 1928 年,陈诚想联合黄埔学生逼走曹万顺。关麟征当时直言:“陈矮子不比曹万顺高明。” 就因为这句话,陈诚一直记恨他。 更讽刺的是,关麟征追查任命书下落后,在文件柜底层发现半张草稿。 草稿上的日期,正是他第一次见蒋介石的第二天。上面写着 “关麟征任陆军副总司令”,墨迹还没干。 原来,蒋介石说的 “慎重考虑”,只是拉拢关麟征的权宜之计。所谓的任命书丢失,不过是掩盖权力博弈的借口。 这场闹剧的影响还在持续。后来陈诚在台湾主张迁校,关麟征已经看透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 他辞去黄埔军校校长的职务,推荐张耀明接任。 可他没想到,蒋介石又改变主意,想让他当陆军总司令。但此时的关麟征,心已经冷了。 从东北保安司令到陆军总司令,从云南警备总司令到后来去香港当寓公,他像被命运操控的棋子,每一步都陷入权力斗争的困境。 1949 年深秋,黄埔军校三千多名学生拒绝迁到台湾,集体参加起义。 而关麟征当时正在香港浅水湾的别墅里听潮声。 他想起 1924 年孙中山在黄埔岛的训诫:“要做不怕苦、不怕死的军人。” 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讽刺。 那些曾经和他一起浴血奋战的部下,有的跟着李宗仁去了桂林,有的跟着陈诚去了台湾。 更多人像李永中一样留在大陆,迎接新的生活。而他这个曾经被视为 “黄埔门面” 的将军,最终成了权力游戏的弃子。 1975 年蒋介石去世后,关麟征去台湾吊唁。昔日的同僚劝他:“留下吧,台湾需要您。” 关麟征只是摇了摇头,说:“物是人非,不必了。” 这句话很轻,却道出他对国民党政权最后一丝幻想的破灭。 在他看来,国民党不是败给共产党,而是败给内部无休止的倾轧。
1949年,蒋介石要任命关麟征为陆军总司令。关麟征非常高兴。但等了半个月,任命书
靖江的过去
2025-09-09 14:36:16
0
阅读: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