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参选人郑丽文,昨天(8 日)在节目里的一番话,直接打破了外界对她竞选意向的猜测。 “我问老公要1320万(新台币),他说家里能准备好,所以我早说过我准备好了。” 还调侃道,“有人说我凑不齐钱,大家担心的话,也可以捐嘛。” 这话里的 1320 万可不是小数目。按照国民党的规矩,想参选主席得先过三关:20 万登记费、300 万作业费,再加上 1000 万保证金。这堆数字加起来,正好是让不少参选人望而却步的 1320 万新台币门槛。 之前外界吵翻天,都说郑丽文从民进党转投国民党没多久,根基太浅肯定凑不齐。结果人家家里那位一口答应,直接把质疑声堵得死死的。 这笔钱来得相当有讲究。郑丽文自己说,1000 万保证金靠家庭资源就能搞定。剩下的 320 万,她最近正忙着拜会蓝营本土派大佬,前秘书长李乾龙这些人都见了个遍。 台南芒果农会已经表态支持,打算通过农产品销售帮她募款。还有些科技业者琢磨着用电商项目间接帮忙。这种不依赖党内派系的筹款路数,在国民党里算得上是 “非主流操作”。 要知道现在国民党主席选举已经快变成 “十抢一” 的混战了。罗智强、张亚中这些老面孔都在列,朱立伦还忙着给赵少康发中评委聘书,明眼人都看得出在布局。 偏偏这个时候,郑丽文的民调冲到了 57%,直接甩开对手一大截。难怪朱立伦派系坐不住,一会儿质疑她资金来源,一会儿翻她 “从绿转蓝” 的老底,说到底还是怕她动了既有的派系平衡。 郑丽文显然早有准备。她在节目里明着说 “不要再放无聊消息”,暗着却把筹款方式亮出来给全党看。国民党这些年被 “党产会” 追得财政吃紧,1000 万保证金本质上是要求主席候选人先扛下第一年的募款责任。 别人还在纠结怎么跟金主开口,她直接用家庭资金破局,顺带开了个捐款通道,等于把 “财务透明” 四个字贴在了脑门上。 更有意思的是她这套组合拳的节奏。前几天刚表态 “参选到底,反对密室交易”,转头就用最公开的方式解决了最敏感的钱袋子问题。 她说国民党应该 “开大门、走大路”,这话可不是空谈。对比有些候选人偷偷摸摸搞协商,她连老公支持参选都敢拿到节目上说,硬是把私人对话变成了政治表态。 这种直来直去的风格,在两岸议题上更明显。之前被问两岸立场,她扔出句 “乐见两岸人民一齐开心”,把岛内政治圈那些绕弯子的套路全给破了。 要知道她九十年代还是学运活跃分子,2005 年跟着连战访问大陆,在南京看到老人顶着烈日欢迎的场景,才慢慢改变了对两岸关系的看法。现在她提的能源合作、医疗 AI 这些主张,全是往民生实处使劲。 现在郑丽文已经暂别政论节目,把精力全放在跑基层上。台南的果农、科技圈的老板、蓝营本土派的大佬,她一个个上门拜访。 别人还在会议室里搞协商,她已经把捐款箱摆到了农产品摊位前。这种接地气的操作,刚好戳中了国民党基层对 “密室政治” 的反感。 朱立伦派系可能没料到,他们炒作的 “资金问题” 反而成了郑丽文的突破口。1320 万从 “门槛” 变成 “跳板”,老公的一句话成了最有力的竞选宣言。 国民党这些年总被说暮气沉沉,郑丽文这波操作硬是玩出了新花样。她用家庭支持证明底气,用公开募捐争取认同,等于告诉全党: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候比问题本身更重要。 钱的事搞定了,人心呢?郑丽文的民调领先不是凭空来的。国民党党员看够了派系倾轧,选民听腻了空洞口号。她把老公给的 1320 万变成公开议题,把两岸立场落到 “开心过日子” 上,其实是摸准了这种情绪。 接下来就看那些还在纠结保证金的对手们,能不能跟上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节奏了。毕竟在这场 “十抢一” 的混战里,有时候打破规则的人,反而最有可能制定新规则。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一夜之间,瘫痪了。很多人以为,是没人愿意出来承担责任。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