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六夜,俄军50枚弹道导弹,巡航导弹,900枚精确制导炸弹,1300架天竺葵无人机。王炸武器轮番轰炸!俄罗斯对乌克兰来硬的了。 先是 50 枚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呼啸升空,拖着白色尾迹穿破云层,直奔乌克兰境内的目标。这些导弹不是瞎扔的,俄军提前摸查了乌军的关键设施位置,每一枚都有明确的打击对象。 紧接着,900 枚精确制导炸弹跟紧登场,从战机上投下后,靠着卫星导航调整轨迹,精准砸向乌军的阵地和仓库。到了后期,1300 架 “天竺葵” 无人机更是成批起飞,密密麻麻的机身在空中连成一片,嗡嗡的轰鸣声传到几公里外都能听见。 这次俄军的打击不是点对点的突袭,而是全面铺开的火力覆盖。乌克兰全境 14 个州都成了打击范围,从北边靠近白俄罗斯的基辅州,到中部的基洛夫格勒州,再到西边挨着波兰的沃伦州和利沃夫州,几乎没有一个重要区域能躲开。 之前利沃夫州因为离前线远,很少被大规模打击,但这次俄军的导弹和炸弹照样落到了这里,不少当地居民都躲进了防空洞,不敢出门。 算下来,俄军这六天六夜一共投了 2000 多件精确制导武器,搞的是集群打击的套路。乌军的弹药库首当其冲,好几座藏在树林里的弹药库被炸弹引爆,火光冲天,爆炸声连附近的村庄都能感觉到震动。 通信站也没逃过,俄军专门针对乌军的信号塔和光纤线路打,不少地区的前线部队直接断了联系,只能靠对讲机勉强沟通。还有交通枢纽,比如铁路和公路桥梁,几座关键桥梁被导弹炸断,乌军后续的物资运输一下就卡住了。 1300 架 “天竺葵” 无人机在这次打击里出尽了风头。这种低成本无人机集群出击,专门盯着乌军的薄弱环节打。乌军的防空系统对付导弹还行,但面对这么多小无人机,有时候根本顾不过来。 前线乌军士兵反馈,好几次阵地都是被这些无人机先撕开缺口,无人机携带的小型炸弹虽然威力不大,却能精准炸毁乌军的机枪阵地和观察哨,为后续导弹和炸弹打击铺路。 900 枚精确制导炸弹也没浪费,俄军提前通过卫星和侦察兵摸透了乌军目标的具体坐标,炸弹落地误差基本控制在几十米内。 西方媒体拍到的画面显示,乌克兰某州的一座乌军装甲集结点,就是被两枚精确制导炸弹直接命中,停在那里的十几辆装甲车瞬间报废,周围的民用建筑却没受到太大波及,能看出俄军这次打击特意避开了平民区域。 乌克兰方面也没藏着损失,总统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里提到,这几天乌军在 14 个州的防御都受了冲击,已经向西方请求更多防空武器和弹药援助。 乌军方发言人也承认,部分州的电力设施和铁路线受损,前线物资补给出现暂时困难。甚至有西方媒体实地探访利沃夫州,拍到当地部分街道因轰炸导致的断水断电,居民只能排队领取应急物资。 之前俄军对乌克兰的打击大多是阶段性的,打几天停几天,给了乌军调整和补充的时间。但这次不一样,俄军直接连轰六天六夜,中间几乎没停过火力输出,明显是换了更强硬的打法。 西方军事专家分析,俄军这次很可能是提前整合了导弹、炸弹和无人机的协同作战模式,就是要靠密集火力压境,打垮乌军的抵抗意志和作战能力。 这波打击下来,俄军算是彻底明牌了 —— 不再跟乌军磨磨蹭蹭搞拉锯战,直接用硬火力说话。从 50 枚导弹开路,到 900 枚炸弹精准补刀,再到 1300 架无人机收尾,每一种武器都用在了刀刃上,2000 多件精确制导武器覆盖 14 个州的数百个目标,就是要让乌军明白,继续抵抗只会面临更密集的打击。 接下来就看西方能不能及时给乌克兰补上援助,要是补不上,乌军想顶住俄军这波攻势,恐怕会越来越难。
一个奇怪的现象。欧美都不在研发高超音速导弹,为什么中国却要不断加大力度研发?
【250评论】【2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