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最大的将军,为了军衔多次给毛主席写信,最终上将变中将 “1955年9月初,老徐,你又给主席写信?”罗荣桓放下茶杯,眉头微皱。屋外蝉声未歇,怀仁堂大授衔的日子已进入倒计时。徐立清抬头,笑得淡然:“不把话说明白,心里不踏实。”短短一句,语气却透出不容更改的决绝。 授衔在即,大多数人揣测的是肩章上的星数,徐立清琢磨的却是怎样把自己的星数往下调。几天前,中央军委评衔名单送到他手里,他看完只做了两件事:第一,在“上将”栏前划掉自己的名字;第二,起草了一封请愿信。信件很短,核心只有一句——“本人担任政工工作时间长,战功有限,请授中将。”这种“倒着争取”的做法听上去有些离谱,但了解徐立清的人并不意外,他早已习惯把个人利益放在最后。 时间倒回1910年6月,河南商城(今属安徽金寨)山坳里响起第一声啼哭。贫寒的家庭、三年私塾、辍学务农,童年的徐立清与“锦绣前程”四字并无交集。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1927年家乡农协秘密碰头会上那盏昏黄马灯。17岁的他第一次听到“穷人翻身”这句话,热血上头。两年后,“立夏节起义”枪声一响,他扔下牛鞭,加入红军第32师。 初入军伍,他只是扛枪的小兵,但地形熟、胆子大。1929年8月,刘峙对鄂豫边发动“第二次围剿”,徐立清带着一支二三十人的小分队,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打冷枪。十二天,消灭千余敌人,这战绩让很多老兵刮目相看。战火连绵的日子,晋升快得比换布鞋还频繁,几个月后他已坐到红32师政治科长的位置。 1932年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不下十场。弹片呼啸而过时,他的职责不仅是端枪,还要安抚伤员、动员群众。长征开始前夕,他奉命兼任总医院政委,护卫一千余名伤病员在泥沼雪岭中穿行。难走的不是路,是心。许多人睡着睡着就再没醒来,他得咬牙把活着的人送出去。 1936年10月西征,西路军遇到马家军,四万敌骑突袭,红军阵型几乎被撕碎。徐立清带着仅有的药品与弹药,硬生生拖住追兵,为主力突围赢得时间。祁连山深处,他和不足两千名官兵撑了十五天,最终仅三百余人逃出生天。这一役,师以上干部损失八成,他却活了下来。同僚私下调侃:“老徐命大。”他摇头:“命是借来的,得还。” 抗战爆发,他调入八路军129师。冀南的庄稼地一半在水里,一半在火里,日伪“扫荡”频仍。他带队打伏击,溜马路,修地道,硬生生拆掉敌人构筑的“封锁线”。有人统计过,冀南根据地1941年初仅剩三十余个村庄,年底恢复过半,徐立清功不可没。解放战争西北战场更残酷,青化砭、蟠龙、沙家店,他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关键战役。1949年进军新疆时,他与王震率第一兵团翻越天山雪线,走得慢,因为要保证补给随队到位。新疆和平解放后,他拒绝留在乌鲁木齐休整,转身又扎进军区整训第一线。 1952年干部定级,他被列为正兵团级,这一级最终产生了三十六名上将——大将只给了王树声、许光达。徐立清看完表格,当场提出降衔。道理很简单:“评衔是论功行赏。我带政治机关的时间太长,实事求是算下来,没资格与徐向前们比肩。”罗荣桓劝:“制度就是制度,个人不能随意跳出来。”他说:“正因为制度严肃,才要做好示范。” 第二封信递到周总理案头。周恩来反复推敲,亲自登门:“你把荣誉让给别人,心意大家明白,可制度必须稳定。给你上将,不是抬高你,是肯定你的责任。”徐立清回答得委婉,却很坚决:“荣誉属于集体,个人只要继续干活就行。” 第三封信送到了毛泽东手里。主席翻阅他的履历,眉眼间露出欣赏:“金钱、地位、荣誉最能见人品。老徐不贪这些,难得。”话虽赞赏,可降衔不是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讨论会上,叶剑英的意见是“不可开此先例”;彭德怀则觉得“让他降,也是一种教育”。毛主席沉吟许久,落笔批示——“依其所请,授中将”。 消息传出,议论声很大:有人说他“傻”,有人称他“侠”,更多人开始重新打量手中的肩章:自己究竟值不值。也正因此,“三让将军”这一称号慢慢传开——1955年让军衔、1949年进疆前让职务、1953年组建志愿军某兵团时再度让职务。三次让位,换来部队上下对评功评奖的信服,这是别人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威望。 1956年,徐立清进驻兰州军区,分管干部。对下属追星逐利的苗头,他说得直白:“胸口多一颗星,老百姓的饭碗不会多一颗米。别本末倒置。”这话听上去不客气,却让很多人冷静下来。兰州高原空气稀薄,他常半夜咳得坐起,却仍把干部晋升细则逐条补充完善。一位军区秘书回忆:“徐司令审材料,从不拿部长级的标准看自己,总说‘干部评不上不丢人,评错了才丢人’。” 转入1983年6月,北京301医院病房灯光昏暗。医生交代,旧伤并发症已无力回天。临终前,他嘱咐家人整理遗物,唯独留下一枚中将肩章,另一枚早年送给了军史馆。护士听见他低声念叨:“中将够了,够了。”声音淡得像风,却依旧透着当年的执拗。
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赓请罪,避重
【1评论】【10点赞】
收藏你的心
学历不高,不知道说什么。祝你的后辈永远平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