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中国市场后,大量水果烂地里卖不出去,现在开始后悔得罪中国 越南那批榴莲真的是

历史透视眼 2025-09-07 01:42:12

失去中国市场后,大量水果烂地里卖不出去,现在开始后悔得罪中国 越南那批榴莲真的是活该被烂在地里。 2022年,中国正式开放越南榴莲进入市场。 那一年,越南榴莲出口中国的数量超过25万吨。 到2023年,这数字跳到惊人的70万吨,出口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 一开始是好消息。 农民一看行情火爆,榴莲价格从每公斤3万越南盾蹿到8万。 不少人开始还贷款,修房子,买车。 可行情一好,就有人动歪脑筋。 为了赶订单,一些果农和商人用了催熟剂,还给榴莲外壳上色。 外表看着金黄金黄的,切开里面全是青的。 中国海关那边盯得紧。 2024年底开始,加了碱黄试剂检测,还查重金属含量。 2025年初,榴莲被列入100%查验范围。 货柜卡在边境,没人敢签字放行。 越南的检疫实验室又不够,只有九家能做相关测试。 本来三天通关的流程,硬生生拉到十八天。 冷链一旦断掉,榴莲就开始坏。 有的果商为了省成本,直接把货扔在边境。 一车车榴莲堆在地头,没用,一打开就一股怪味。 农民骂娘没用,自己催熟过头谁也救不了。 另一边,澳大利亚果农也在发愁。 从2010年开始,中国市场只允许塔斯马尼亚岛的苹果进入。 因为大陆地区果蝇没控制住,检疫标准一直不过关。 大陆果农只能干看着,种出来的苹果全堆家里。 2025年春天,澳洲总理访华。 两边终于签了协议,让大陆苹果也能进中国市场。 果农们松了一口气。 这次允许出口的包括富士、布拉沃、粉红女士这些品种。 不过条件也不少,苹果必须冷处理十六天,温度维持在一度以下。 整个过程要打防虫标签,还得备案运输线路。 澳洲这边连夜加建冷库、培训采摘团队。 农业部长公开说,这对澳洲苹果产业是重要突破。 果农也在媒体上喊话,说终于能摆脱超市压价,找回尊严。 之前苹果烂在地里的景象,实在让人心疼。 这边堵住,那边就有空子。 菲律宾这几年动作很快。 2023年总统访华,签下榴莲出口协议。 政府开办培训班,手把手教果农怎么施肥、防虫、控制成熟度。 到了2025年,菲律宾对中国出口榴莲超过五万吨,占总产量九成。 冷链全程跟踪,批次合格率极高。 柬埔寨也不落后。 2025年8月,第一批榴莲通过空运直飞河南。 这是他们继香蕉、芒果、龙眼、椰子之后,第五种打入中国市场的水果。 包装统一,检疫流程清晰,运输效率高。 谁认真谁得利,这是明摆着的事。 回头看,越南是毁在自己人手里。 把短期利益放在首位,最后连门都被堵死。 澳洲则是熬出来的,一步一步谈出来的。 虽然等了十五年,但终归拿到入场券。 这种耐心,不是每个国家都有。 有些农户急功近利,最后只落得一地烂果。 网上流出的视频很扎心。 一个果贩子怒砸一箱橙子,说一天一个顾客都没有。 还有人把坏掉的苹果拿去喂猪。 这种景象不稀奇。 中国国内也有果农抱怨,喷洒农药过多,水果不敢吃,卖也卖不出去。 葡萄最多能喷二十多次,苹果上蜡打药也是常态。 质量一旦出问题,消费者立马掉头。 生意做不长,名声就毁了。 所以出口这种事,看着是卖东西,背后是比诚信、拼细节。 你糊弄一次,别人就警惕十次。 你严格一次,别人就信你十年。 这年头,不缺水果,缺的是过关的标准品。 越南榴莲的下场说明一点,规则面前,谁都别想蒙混过关。 澳洲苹果的重启说明另一个道理,踏踏实实,总有回报。 说到底,生意永远不会等人。 能抓住机会的,不靠嘴,靠执行。 权威参考信息: 《越南榴莲出口中国爆发质量危机》·新华网·2025年8月28日

0 阅读:60
历史透视眼

历史透视眼

洞察古今,剖析历史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