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国军中将周磐在昆明被俘,并判处死刑,就在快要被枪毙时,他忽然想到,自

玉尘飞啊 2025-09-05 17:32:43

1950年,国军中将周磐在昆明被俘,并判处死刑,就在快要被枪毙时,他忽然想到,自己手中有救命符:他想用一个宝贝,换自己一条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2年4月,昆明监狱里的国民党中将周磐交出了一件青铜器盖,这是他最后的筹码。这件器盖属于商代晚期的皿方罍,中国青铜时代最大的方形酒器,而它的器身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流落海外。 故事要从1919年说起,湖南桃源县水田乡的农民艾清宴在茅山峪山脚下耕地,粪耙踩塌了一堆土,露出个黑乎乎的东西,擦掉泥土,青铜的光泽显露出来。 这件青铜器重达百斤,高88厘米,器身布满精美的兽面纹和夔龙纹,采用了立雕、浮雕和线雕三种工艺。当地人不识货,只当是个“古鼎怪器”。 消息传到益阳古董商石瑜璋耳里,他专程赶来,开价400块大洋。要知道那时候一个普通农民一年也挣不到10块大洋。 艾清宴的大哥觉得不对劲,拿着器盖找到漆家河新民学校的校长钟逢雨。钟校长是个读书人,一看盖子内壁的铭文“皿而全作父己尊彝”,立刻认出这是商代的青铜礼器,当即出价800大洋要买全套。 艾家大哥太年轻,还没到家就在路上喊“发财了”。石瑜璋听到后知道买卖要黄,抱起沉重的器身就跑,从此器身和器盖分离。 钟逢雨不甘心,1925年在《大公报》发文痛斥石瑜璋是“全国公敌”,呼吁政府追查。时任教育总长章士钊下令湖南省调查,查到器身藏在长沙杨克昌古玩店。 可那时候中国还没有文物保护法,最早的相关法律要到1930年代才开始起草。官府只能要求石瑜璋五天内到案说明,却无法扣押器身。 石瑜璋转而找到驻军桃源的湘军团长周磐,许诺5万银元请他帮忙搞到器盖,事成再给3万。这在当时是天文数字,一个团长的月饷也不过200银元。 周磐的上司贺耀祖派兵搜查钟校长家,一无所获。钟逢雨见势不妙,主动找到周磐,提出把器盖捐给国家,只求给学校一些资助。 周磐当场给了钟校长5000银元和5000元期票,却把器盖据为己有。钟逢雨用这笔钱把新民学校办成了湘西北八县最好的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 1926年北伐战争后,周磐升任师长,器盖一直在他手中。而器身则被石瑜璋卖到了上海,后来辗转流落到日本山中商会,再到英国收藏家手中。 1950年,周磐随宋希濂部逃往云南,在昆明被俘。1952年镇反运动中,他详细交代了皿方罍的来龙去脉,献出器盖想“立功赎罪”。 虽然献宝没能保住性命,但器盖终于回归国家。湖南省文管会接收后,1956年移交给新成立的湖南省博物馆。 器身的命运更加曲折。它在海外收藏界辗转了近90年,先后经过日本、英国、法国等多位藏家之手。期间中国专家多次在国际拍卖会上见到它,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一次次易手。 2014年3月,纽约佳士得春季拍卖会预展,皿方罍器身赫然在列,估价600万至800万美元。消息传回国内,湖南省委省政府立即行动。 省博物馆给佳士得亚洲区总裁写信,表达回购意愿。同时发动海内外华人收藏家联合抵制,承诺不参与竞拍,避免哄抬价格。 谈判团队带着3D打印的器盖复制品赴美,现场比对证明器身器盖确为一体。经过72小时马拉松式谈判,在拍卖开始前不到24小时达成协议。 最终以2000余万美元成交,资金由湖南广电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出资。这个价格虽然不低,但避免了拍卖场上可能出现的恶性竞价。 2014年6月21日,器身运抵长沙。6月28日,湖南省博物馆举行“皿方罍回归仪式”,分离近百年的器身器盖终于团聚。 现场用特制的青铜螺栓将两者连接,契合严密,纹饰对应,证明它们确实是3000多年前同一批工匠的作品。 皿方罍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是迄今发现最大的商代方罍,更因为其铭文的史料价值。“皿”是族氏名,“父己”是祭祀对象,这些信息对研究商代的宗族制度和祭祀文化极为重要。 器身的兽面纹采用高浮雕技法,眼睛凸出器表,极具立体感。肩部的八个兽首可能用于穿绳搬运,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从皿方罍的百年流转可以看到,近代中国文物保护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1919年出土时无人识宝,1925年有识之士呼吁却无法可依,1952年通过特殊方式回收器盖,2014年终于有能力有体系地追索流失文物。 如今,皿方罍静静陈列在湖南省博物馆,每天接待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它不再是权贵的私藏,不再是商人的筹码,而是全体国人共享的文化遗产。 这件3000年前的青铜重器,见证了一个古老文明的荣耀,也记录了近代中国的坎坷。它的回归不是终点,中国还有大量文物流散在外,追索之路依然漫长。 信源:完罍归湘——皿方罍长达一个世纪的归家路——人民网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