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审讯室里,董健吾终于说出了埋藏心底二十多年的秘密——他曾经抚养过毛泽东的两个儿子。这个看似离奇的供述,却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0年11月,杨开慧在长沙被害的消息传到上海,毛泽民心急如焚。他知道三个侄儿还留在长沙板仓老家,国民党特务正盯着他们,想“放长线钓大鱼”。 毛泽民连夜写了封密信,辗转送到板仓的亲戚手中。信里只有一句话:赶紧把孩子送来上海。 1931年春节前的凌晨,天还没亮,舅妈李崇德就带着三个孩子出了门。岸英8岁,岸青7岁,最小的岸龙才4岁。他们不能坐轿子,不能雇车,只能步行。 走到约定地点,农民协会的缪佩秋推着辆破旧手推车等在那里。三个孩子被抱上车,用稻草盖住。李崇德跟在后面,整整走了40里路才到白水车站。 火车上人多眼杂,李崇德让孩子们装睡。到了汉口,她找到杨开慧以前用过的一个商号,老板认出了她,二话没说就帮忙买了去上海的船票。 轮船在长江上漂了整整一个星期,为了躲避盘查,三个孩子几乎不出舱门。岸英和岸青缩在被窝里小声说话,岸龙躲在李崇德怀里,从不哭闹。 那年的春节,他们就在这艘摇晃的轮船上度过的。没有鞭炮,没有年夜饭,只有江水拍打船舷的声音。 到了上海,毛泽民先把孩子们安置在泰安旅馆,几天后送进了大同幼稚园。这个幼稚园的园长董健吾,表面身份是圣彼得教堂的牧师,实际上1927年就入了党。 按周恩来的指示,这里专门收养革命烈士的遗孤。彭湃的儿子、恽代英的女儿都在这里生活过。董健吾给每个孩子都取了化名,毛家兄弟成了“杨家三兄弟”。 好景不长,1931年夏天,顾顺章叛变的消息传来,上海地下党组织几乎全军覆没。大同幼稚园的工作人员有的被捕,有的紧急转移。孩子们无人照管,被迫流落街头。 岸英背着岸龙,拉着岸青,开始了流浪生涯。白天在马路边乞讨,帮黄包车夫推车换口饭吃。晚上睡在屋檐下、垃圾箱旁边。饿极了就翻垃圾桶找剩饭。 有一次岸英带岸青出去找吃的,回来时岸龙不见了。他们找遍了附近所有的街巷,喊哑了嗓子,最小的弟弟就这样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董健吾当时正躲在杨度家里避风头,听说毛家兄弟在街头流浪,他坐不住了。让妻子郑兰芳出去打听,找了三天才在一个破庙里找到两个孩子。 岸英瘦得皮包骨头,岸青发着高烧。董健吾二话不说把他们接回家。可岳母不愿意收留这两个“来历不明”的孩子,怕惹麻烦。 无奈之下,半年后董健吾把孩子送到前妻黄慧光家。他告诉黄慧光,这是朋友托付的孩子,千万要保密。过了很久,他才悄悄说出真相——这是毛泽东的儿子。 黄慧光听后手心直冒冷汗,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旦暴露,全家都会没命。但看着两个孩子天真的眼神,她还是点了头。 为了安全,黄慧光没让他们去学校,这几年里搬了四次家。起初地下党还能每月给30块大洋生活费,董健吾也会贴补一些。可1933年上海地下党撤往江西,经费断了。 董健吾辞去牧师职务后没了收入,自己都吃不饱。黄慧光一个寡妇,带着自己四个孩子,再加上岸英岸青,七张嘴全靠大儿子董载元那点学徒工资。 实在没办法,黄慧光领着孩子们给人洗衣服、扎纸花。托邻居担保,交了押金,让岸英岸青去当报童。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到报馆领报纸,然后在街头叫卖到深夜。 卖报不容易,有一天晚上对账,发现岸青收了好几张假币。想起假币是几个外国水手给的,气不过,拿着粉笔在电线杆上写“打倒洋人”。一个印度巡捕看见了,上来就是一耳光,打得岸青当场倒地,头痛欲裂。 这一打,打出了毛病。岸青的头经常剧痛,有时候会突然晕倒。黄慧光没钱看病,只能用土方子给他敷草药。这个后遗症,跟了岸青一辈子。 1936年,转机出现了。董健吾以宋庆龄特使的身份去了陕北,见到了林伯渠。他详细汇报了毛家兄弟在上海的情况。 林伯渠听后既惊喜又心疼,立即报告了毛泽东。考虑到陕北正在打仗,条件艰苦,决定把孩子送到苏联学习。 董健吾又去西安找张学良帮忙,他说想送三个孩子出国读书,其中一个是自己儿子,两个是朋友的孩子。张学良爽快地答应了。 几个月后,在巴黎,康生接上了两个孩子。14岁的岸英和13岁的岸青终于踏上了去莫斯科的火车,结束了在上海六年的流浪生涯。 他们被安排在莫斯科西郊的国际儿童院,这里有暖气,有面包,有老师教他们读书写字。岸英后来回忆说,到了苏联才知道,原来孩子是可以这样生活的。 新中国成立后,董健吾因为一些历史问题被误解为特务。在1955年的审讯中,他不得不说出这段往事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当年为了保护这两个孩子,董健吾一家、黄慧光一家,还有许多不知名的人,都冒着生命危险。他们可能只是普通人,但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正是这些微弱的光,照亮了孩子们的路。 信源:【红色记忆】毛岸英毛岸青曲折的赴苏历程||淮驹——方志四川
1955年的审讯室里,董健吾终于说出了埋藏心底二十多年的秘密——他曾经抚养过毛泽
玉尘飞啊
2025-09-05 16:33:14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