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裔共和党人尼基·黑利声称,由于“印度是民主的”,与“共产主义中国”是不同的,因此“印度崛起不会威胁自由世界”,她表示,面对中国,美国需要一个“像印度这样的朋友”,美印联手对抗中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美国“帮助印度对抗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黑利还建议说,美国要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印度可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特朗普要将制造业带回美国,但印度拥有“与中国同等规模的生产潜力”,印度可以生产“美国无法快速高效生产的产品”。黑利想让印度成为美国进口廉价商品的地方,就如同二十年前的中国一样,让美国占据高端产业,从而让维持世界霸主地位。 然而,黑利一边说印度对美国多么多么的重要,一边又对印度发出警告,她说莫迪政府“必须认真对待”特朗普的威胁,尽快与白宫合作找到解决方案,“越快越好”,她提醒印度说,千万别忘记美印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对付中国”。 首先得说说黑利这套"民主论"有多站不住脚。她口口声声说印度是民主国家,所以崛起不可怕,言下之意就是中国是共产主义国家,所以必须提防。 但看看现实情况,美国对印度的态度可没那么简单。就在黑利说这话的时候,特朗普政府刚宣布对印度加征50%的关税,理由是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这就奇了怪了,如果印度真是美国眼里的"民主盟友",怎么会因为买石油就被下这么重的手?要知道美国对自己的北约盟友可没这么苛刻,欧洲国家买俄罗斯能源的时候,美国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一边给印度扣上"民主盟友"的帽子,一边又在军事合作上处处设防。虽然美印最近在孟加拉湾搞了"马拉巴尔"联合军演,印度还派出了自己的航母,看起来合作挺热络。 但实际上,美国对印度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的事儿一直耿耿于怀,国会里不少人警告说这会影响美印防务合作。这就暴露了美国的真实想法:印度可以当棋子,但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更不能跟俄罗斯走得太近。 再说说美印联手对抗中国这事儿,听起来挺美,但实际操作起来全是坑。黑利说美国"帮助印度对抗中国"符合美国利益,但问题是美国到底帮了多少?嘴上喊着要深化防务合作,可真到了关键技术转让的时候,美国还是留了一手。 印度想买先进的战斗机和无人机,美国要么是高价出售,要么就是阉割版的技术,生怕印度真的强大起来。这种合作,与其说是盟友,不如说是生意,而且还是美国占绝对主导的生意。 更重要的是,印度可没那么听话。莫迪政府最近就明确表示,不会在农民和小企业利益问题上妥协。这话明摆着是说给美国听的,因为特朗普政府一直想让印度开放农业和乳制品市场,这直接损害了印度农民的利益。 莫迪心里清楚,自己的选票基础里农民占了很大一部分,为了迎合美国而丢了选票,那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不管黑利怎么喊"共同目标",印度该坚持的还是会坚持。 还有个细节特别能说明问题,就是印度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美国天天施压让印度跟俄罗斯划清界限,但印度就是不接茬,不仅继续买俄罗斯石油,还把买到的石油加工成成品油再卖给欧洲,等于间接帮了俄罗斯一把。 这操作可把美国气坏了,难怪特朗普要下狠手加征关税。但这也恰恰说明,印度有自己的战略考量,不会轻易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在印度看来,国家利益永远比所谓的"民主同盟"更重要。 黑利警告莫迪政府要"认真对待"特朗普的威胁,这话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施压。但问题是,印度真的怕吗?从莫迪的回应来看,他虽然没直接硬刚,但也放出话来要增强经济韧性,还号召民众支持国货。 这意思很明显:我知道你在施压,但我有我的应对办法,想让我轻易妥协没那么容易。而且印度已经开始开拓其他市场,包括中国、拉美和中东,这就是在告诉美国:别以为离了你我就活不了。 说到底,美国想拉印度对抗中国,打的是自己的小算盘。在印太战略里,印度确实是个重要棋子,可以帮美国牵制中国在南亚和印度洋的影响力。但美国又不想真的让印度强大起来,怕养虎为患。所以就出现了这种矛盾的局面:一边要拉拢,一边要打压;一边喊着民主盟友,一边挥舞关税大棒。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印度能看不出来吗? 其实印度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自己在美印关系中的位置。它乐得从美国那里拿点好处,比如军售、投资什么的,但绝不会因此就完全站队美国,放弃自己的战略自主。 毕竟,印度也有个大国梦,想在多极化的世界里当一方霸主,而不是当美国的跟班。所以不管黑利怎么吹"共同目标",印度该跟中国做生意还是会做,该买俄罗斯石油还是会买,一切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准。
美国财长贝森特承认误判了印度,原以为印度会在5月或6月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因为特
【7评论】【8点赞】
平衡
印度也配叫民主国家,印度的高种性制度,刚一生下来,就被分成三六九等了,这叫民主国家吗
陈醉
真有道理,美国必须接收多一些印度人,比加拿大更多,就能很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