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取消2550亿订单,光刻机已经“停工”,美国芯片公司开始着急:芯片还能卖给谁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26 17:22:05

中国取消2550亿订单,光刻机已经“停工”,美国芯片公司开始着急:芯片还能卖给谁?   中国的芯片自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从冷战时期靠着苏联的技术支持,中国就开始造基础晶体管和集成电路。   改革开放后通过908工程等政策,上海等地建起了半导体产业集群,2015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芯片自给率目标,虽然还没完全实现,但现在成熟制程的进展已经很可观。   2025年自给率预计能到50%,最近几年地缘政治的压力让中国下定决心要自力更生,美国从2018年开始限制中国企业的技术出口。   2022年还拉上日本、荷兰,卡住了中国获取高端设备和芯片的路子,这直接刺激了中国加大投入。   第三期国家集成电路基金,规模高达3440亿元远超前两期,从昆鹏芯片到比亚迪的汽车芯片,中国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技术积累。   光刻机方面上海微电子虽然还在追赶,但已经开始填补一些技术空白。   美国芯片巨头现在是真有点急了,中国市场对他们太重要了,2023年中国的半导体市场规模占全球16%,差不多1795亿美元,英伟达专为中国设计的H20芯片,因为国家安全审查被暂停采购,成本可能飙升三到六倍。   英特尔、AMD、高通也都在中国市场碰了壁,订单取消只是表面,背后是全球供应链的复杂博弈,台积电生产了全球九成的高端芯片,但它的供应链离不开中国的制造能力和稀土资源。   如果中美科技完全脱钩成本飙升不说,全球创新速度都可能放慢,日本、韩国、欧洲也在观望,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在中国有工厂,欧洲的ASML也警告完全脱钩可能会适得其反。   这场博弈不只是经济问题,还牵扯到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芯片在人工智能、国防系统里都是核心,军民两用的特性让各国都想牢牢抓在手里,中国通过“军民融合”战略,把民用技术转到国防领域,尽量减少对外依赖。   完全自立也不容易,高端光刻机、离子植入设备还得靠进口,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光刻设备进口额暴涨近四倍,全球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彼此。   美国擅长芯片设计,中国有制造规模和市场需求,彻底割裂对谁都没好处,中国现在是两条腿走路,在关键技术上冲自立非敏感领域继续合作,还用RISC-V这种开源技术绕开限制。   中国半导体产业可能会走“混合模式”,成熟制程基本自给,战略领域也能站稳脚跟,同时在非关键技术上保持开放,预计到2030年,中国芯片制造产能可能占全球21%,成熟制程芯片甚至可能供过于求,冲击英国、韩国市场。   在7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上,中国还落后台积电大概三年,技术瓶颈得继续啃,美国芯片企业也在找新出路,印度、越南这些新兴市场被盯上了,但短期内谁也代替不了中国的体量,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跟非洲、东南亚搞科技合作,全球影响力在慢慢扩大。   这场变局让全球科技格局进入新阶段,中国芯片自立的步伐,逼着美国企业重新思考市场策略,也让其他国家开始找自己的定位,完全脱钩代价太高,合作跟竞争并存可能是更现实的路,未来中国的芯片产业不仅关乎自己的技术突破,还会深刻影响全球科技的走向。

0 阅读:94

猜你喜欢

小加娱的史书

小加娱的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