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人,让外蒙出去了,从“蒙古省”成为了蒙古国! 1945年深秋的库伦郊外,牧民巴图蹲在羊圈旁,看着苏联合作社的人捆走家里最后三头成年公羊——每只5个卢布的价格,够买半袋面粉都难。 更让他发慌的是,保长通知过几天要去投“独立票”,“不投同意就按反苏分子抓”。 那时巴图不知道,这张选票会把祖辈生活的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从中国“蒙古省”变成外国,推手正是霍尔洛・乔巴山。 巴图第一次听说乔巴山,是1921年冬天。 苏俄红军打着“剿匪”旗号开进草原,老人们说领头的蒙古人叫乔巴山,跟着红军赶跑了中国驻军。 可巴图的日子没变好:红军来前,他能把羊毛卖给山西商人换茶叶布料。 来之后,苏联人开的“苏蒙贸易公司”垄断收购,价格砍了一半,私卖就是“通敌”。 乔巴山让牧民们真正害怕,是1932年的暴动。 巴图的远房舅舅住在东戈壁省,因20头羊要被“集体化”,和村民拿镰刀反抗,乔巴山派来的军队带着机枪镇压,舅舅再没回来。 那次暴动死了上千牧民,乔巴山却在报纸上写“清除封建余孽”。 紧接着,草原上的喇嘛庙被拆,巴图奶奶藏的经卷(跟中原连着的根)被当众烧毁,连提“中国”都可能被抓。 在巴图爷爷的年代,草原从没有“外蒙要独立”的说法。 爷爷说,清朝时朝廷会派官员来办驿站、发种子、调解纠纷。 可清末搞新政,外蒙收税、办学校得罪了贵族,沙俄趁机送枪送钱挑唆“跟着俄国不用给中国交税”。 1911年清朝倒了,贵族宣布成立“大蒙古帝国”,民国政府不认,派徐树铮将军带兵收回草原,重新挂上中国旗。 可那时中国军阀混战,没人顾得上草原。 1919年,乔巴山在库伦遇到苏赫巴托尔,俩人组“革命小组”去苏联要援助——苏联正想找代理人,给了他们枪和钱。 1921年,乔巴山带着人跟苏俄红军回来,赶跑中国驻军后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没过两年苏赫巴托尔死了,乔巴山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清洗”,跟中国有联系的王公、官员杀了近10万,巴图村里给中国官员当过翻译的人,也被拉走了。 1940年,乔巴山搞“牲畜集体化”,规定每户只能留5头羊、1头牛,多的全充公。 巴图家30头羊被拉走时,他爹拦着挨了打。 同年,草原上的蒙古文改成苏联字母,巴图上学的儿子说“老师不让说老蒙文,说那是封建的”,爷爷叹气:“字换了,以后跟中原人连信都写不了了。” 1945年,巴图才懂“独立”的意思。 夏天,苏联人天天开会说“独立能过好日子”,可草原上的矿场被占、军营在修,矿石全往北运。 后来他才知,苏联跟国民政府签条约:帮中国打日本,条件是承认外蒙独立。 投票那天,巴图和村民被赶进大帐篷,有人盯着画圈,50万人投票里97.8%选独立,唐努乌梁海有人不投,乔巴山直接派军队监督。 1949年,新中国跟蒙古国建交的消息传来,巴图的爷爷望着南边半天没说话:“以前去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赶集走几天就到,现在再也去不了了。” 没多久,边境修了铁丝网,跟内蒙亲戚联系得经苏联人同意。 1991年苏联解体,巴图的羊毛没人收,堆在家里发霉。 物价飞涨,10卢布从买一袋面粉,变成扛一麻袋都难买到。 他儿子去外国公司占的矿场打工,工资少得可怜。 如今巴图的孙子在乌兰巴托街头卖烤包子,常问“爷爷,咱们以前真的是中国的一部分吗?” 巴图点点头,想起经卷、被拉走的羊和那张选票——他不知道乔巴山是“英雄”还是“罪人”,只知道草原跟中原的线,被乔巴山剪断了。 就像1858年,沙俄趁清朝打太平天国,逼签《瑷珲条约》占了外兴安岭以南的地,普通老百姓也像巴图这样,稀里糊涂成了“外国人”。 这种趁弱分地的事,不管过多少年,都是心里的疤。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就是这个人,让外蒙出去了,从“蒙古省”成为了蒙古国! 1945年深秋的库伦郊外
语蓉聊武器
2025-08-26 11:24: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