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让三一重工造坦克?因为说白了,只要不打仗,三一重工可能就没必要上场 农村修灌溉渠时,总能看见三一重工的山地挖掘机 —— 履带带防滑齿,坡地上稳得很,一天能挖 1 公里渠,风化岩都能刨开。 山区架桥,它的起重机把 30 吨预制梁吊到桥墩上,误差超不过 5 厘米。 可这造机械的好手,为啥从没造过坦克? 不是没能力,是和平年月里,造坦克压根轮不着它,这事得从根上捋。 首先得说,现在造坦克的 “人” 够了,不用三一凑数。 国内有内蒙古一机、重庆铁马这些老军工企业,从上世纪 50 年代就造坦克,从 59 式到现在的先进型号,几十年下来,生产线、技术团队全配齐了。 全球一年也就造 3000 辆坦克,这两家的年产能加起来就有 2000 辆,再加上北方工业的线,完全能满足需求。 有时候这些老厂还会接民用订单,比如去年内蒙古一机造了 700 辆雪地运输车,重庆铁马造了 400 辆高速清障车,生产线都没闲着,根本用不上三一。 再看三一自己,它试过造军工产品,可没摸到坦克的边。 2015 年它成立军工事业部,从装甲兵工程学院挖了 10 个坦克设计教授,花 1.8 亿在湘潭建研发中心,连实验室都按军工标准做了防震。 2016 年拿到军工许可证,可只是 “二类资质”,只能造军用折叠桌椅、野战炊事炉,想造坦克得要 “一类资质”,得闯保密、质量、核心部件国产这些关。 它卡在哪了? 民用挖机的液压阀 25% 是进口的,军工要求 100% 国产,花 3 亿研发的国产阀,连 3000 小时都扛不住。 沙漠测试时,样机 30 小时就因滤芯堵了停机,达不到军工 72 小时的要求。 折腾到 2024 年,三一干脆在年报说 “不涉足军工”,把军工事业部改成了特种装备部,专做农村基建设备。 更关键的是,造坦克和造挖机,根本不是一回事。 挖机铲斗用 30 毫米耐磨钢就行,坦克装甲得是 120 毫米的双硬度复合钢,中间夹陶瓷层,得用 3000 瓦激光切割机,精度控制在 0.03 毫米内,三一现在的 1000 瓦切割机切不动。 挖机用弹簧悬挂,颠簸点没事,坦克用扭杆悬挂,过 1 米障碍车身倾斜不能超 10 度,这技术三一连图纸都没见过。 咨询公司算过,改生产线造坦克得花 500 亿,够建 5 个山地机械工厂,和平时期花这钱,纯纯浪费。 管理上的规矩也差太远。 军工企业有 “终身追责制”,坦克炮管出问题,10 年前的采购员都得查。 图纸存在国家保密服务器,看图纸得用专用 “红机”,USB 口都封死。 可三一车间里,工人用平板查零件记录,还给农户拍农机教学视频发抖音。 军工钢板得从宝钢军工分厂买,有专属军品编号,三一的钢板随便从宝钢、鞍钢买,符合国标就行。 这种差异,不是改改制度能解决的。 有人问,打仗了咋办? 国家早有安排,《国防动员法》要求企业备案军转民预案。 三一湘潭工厂预留了 7 条线,平时造挖机,战时能产坦克履带。 苏州工厂的机床能加工炮管。 去年湖南工信厅实训,三一 5 天就把挖机线改成履带线,造的履带全合格。 就像 2020 年,3502 工厂 20 天改产防护服,福田汽车 6 天改产军用运输车,战时能快速动员,平时没必要折腾。 三一在民用领域的用处也不小,去年给河南捐 50 台挖机挖灌溉渠,解了 3 万亩麦田的渴。 对此,有网友表示,天天见三一挖机在村里刨渠,干活又快又稳,真没想到造坦克这么复杂。原来老军工早把活儿包圆了,产能还够,三一好好做民用设备挺实在,至少修渠、架桥能帮上老百姓。 还有的网友表示,之前以为造挖机和坦克差不多,看完才知道差太远了!装甲钢、激光切割这些技术,三一现有的设备根本搞不定,还要花几百亿改生产线,和平时期确实没必要,不如把钱投到民用创新上。 也有的网友认为,三一当年闯军工的经历挺真实,二类资质只能做小物件,一类资质的保密、国产化要求太严了。 其实造不造坦克不重要,能帮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比啥都强,民企把民用市场做好,就是给国家做贡献。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明明有更好的99A坦克,为啥还在大量生产装备96B坦克?首先,是因为99A和
【37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