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宣布,8月19日,印度商工部一纸公告:对越南热轧钢板反倾销终裁落地,除了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20 18:19:24

印度突然宣布,8月19日,印度商工部一纸公告:对越南热轧钢板反倾销终裁落地,除了Hoa Phat Dung Quat钢厂逃过一劫,其他越南厂商每吨得交121.55美元“过路费”,说白了就是变相涨价!   印度这套做法不难理解,有需求就有竞争,自家的钢铁产能虽然世界排第二,可一碰上全球竞争,尤其是钢材高端加工领域,印度企业还真谈不上优势。   现在市场上25毫米以下、宽度不超过2100毫米的热轧钢板,几乎是基建和制造业的刚需。   要是便宜的越南钢板源源不断地进来,本地钢厂压力肯定大,可是保护起来了,真的对产业有长期好处吗?   这种在关口上加码的思路,早在其他国家出现过,一时确实能让本地企业松口气,但问题是,没有足够的竞争刺激,企业靠政策躺着挣钱,动力自然减弱。   不断堆高的关税墙,比如这一次每吨直接加一百多美金,看似是给了自己喘息的空间,但长期以往,本地钢企如果没有新的创新和技术突破,只会习惯在温室里生长,根本抗不了外边的风浪。   并且这一招其实有点“堵下家,示上家”的意思,中国钢铁出口到印度的势头很猛,对印度本土企业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越南本身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中国钢坯加工成品再出口到印度,这次被重税拦住,其实是间接把中国钢材的路也堵了一道。   越南企业本来毛利就不高,很大一部分靠的是低成本优势,突然被印度大幅加税,利润空间几乎被挤干。   对于越南这样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少了印度这么大的市场,等于要重新找出路。   印度本地钢企这回看似成了最大赢家,但仔细分析就能发现,他们最需要的其实是市场带来的淘汰和升级压力,而不是一味的保护。   全球钢铁产业竞争激烈,能领先一代的企业,依靠的是工艺升级、成本控制和管理能力。   如果永远靠提高关税挡外敌,本地企业就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等到未来要对外部市场扩张时,该遭的遇到的挑战一个也不会少。   印度政府一直高喊“印度制造”战略,大力吸引外资,推动制造业本地化升级,但这种从头到尾变换政策、说修就修关税的大环境,无形中就让外商望而却步。   刚进去还没站稳脚跟,突然来个重税或者监管调整,企业做决策的成本大增,又有多少会愿意深耕投资?中国企业,多次在印投资遭遇变化,信心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印度用贸易壁垒博得产业喘息,不过是赢得了一个短暂的假象。   要真的赛出水平,让全球市场认可“印度制造”,靠得不是关税壁垒,而是持续的技术进步、透明稳定的营商环境,以及企业自身在全球分工里的定力。   放弃创新而只在保护伞下徘徊,这样的产业未来在哪都很难有主动权。 信息来源:财联社 印度对越南热轧钢板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

0 阅读:13
小加娱的史书

小加娱的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