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一部爱国电影《南京照相馆》竟让上海女主持人周小畅破防了,她痛心疾首指

韫晓生 2025-08-19 17:25:00

万万没想到,一部爱国电影《南京照相馆》竟让上海女主持人周小畅破防了,她痛心疾首指出:这部电影宣扬仇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信源:搜狐娱乐——上海主持人评《南京照相馆》,电台回应后汤家凤喊话,当事人又变 一部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19天,八千万人走进影院,换回33亿票房。 银幕上,学徒罗瑾冒死多印出16张日军暴行的照片。银幕外,观众在黑暗中泣不成声,有孩子回家后撕碎了心爱的日本动漫卡片。 历史的底片,似乎正在重新显影。然而,上海动感101电台主持人周小畅,却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她说,这部电影是在“煽动情绪掀起仇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这番话,与她过去“历史就是故事嘛,较真干嘛”的轻佻态度,如出一辙。 在她的逻辑里,呈现真相等于煽动仇恨,铭记伤痛等于预备战争。这种论调,与大洋彼岸的某些声音形成了诡异的共鸣。 日本右翼政客初鹿野裕树公开宣称“南京大屠杀是编的”,东京电视台报道电影“扭曲历史”,就连日本首相在广岛的讲话,也悄悄删掉了“侵略”和“道歉”的字眼。 周小畅的言论被网络迅速放大,她过往的争议也被一一翻出。 无论是嘲讽武汉大学被性骚扰的女生“好女人维不了权”,还是在日本排放核污水时呼吁“理性看待邻国难处”,甚至早在2009年就让外地听众“团成一团”离开上海。 这些言论串联起来,让一场电影评论,迅速演变成对一个公众人物价值观的彻底审视。 南京大学教授汤家凤,一位教考研数学的老师,直接站了出来。他连发三条视频,播放量破百万,怒斥周小畅:“1937年淞沪抗战时,你怎么不去求和平?” 他追问,到底是谁在准备战争?是拍电影的导演,还是那些至今否认屠杀的日本右翼? 汤家凤甚至用概率论,去计算日军否认屠杀言论的可信度,用最理性的方式,剖析最无耻的谎言。 舆论场并非清澈见底。豆瓣上涌现的近万条一星差评,后被网信办证实,近七成是机器人水军,每条价格2.3元。 汤家凤的视频一度被下架,而日本驻沪领事馆则向社交平台施压,要求删除所谓的“过激反日内容”。 周小畅的言论,代表了和平年代一种危险的迷思。她似乎忘了,就在不久前,还有日本老兵的后代,将祖父参与“百人斩”并获得的勋章捐赠出来作为证据。 发动战争的基因,与否认历史的冲动,从未真正远去。 2023年,日本右翼议员试图组织“登岛祭拜”,被中国海警拦截后,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地区和平稳定,也暴露了日本部分势力的挑衅意图。 2024年,日本海上保安厅与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在钓鱼岛附近举行联合演习,试图拉拢东盟国家制衡中国,这一举动更是直接挑战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在军事装备方面,2023年12月,日本政府决定购买400枚美制“战斧”巡航导弹,其射程覆盖中国沿海地区,这一决策无疑加剧了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 2024年4月,美日菲三国领导人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首次提及“东海和平稳定”,表面上看似维护地区和平,实则是为干预钓鱼岛问题做铺垫,其背后的战略意图不言而喻。 安倍政府的“安保三箭”——《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新《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军备,强化日美同盟。 这些政策文件中,日本政府用大量篇幅描述中国“威胁”,强调“中国的对外姿态和军事行动、海洋活动和划设防空识别区已经成为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的忧虑”。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曾发表“卧薪尝胆论”,暗示日本应以历史为鉴,为未来可能的军事对抗做好准备。这种言论显示出日本部分势力的军事冒险主义倾向。 与此同时,日本的军事开支不断增加,2023年日本防卫预算达到创纪录的水平,这一数字的增长不仅反映了日本军事力量的扩张,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其军事野心的担忧。 现实下,周小畅的种种言论,实在是经不起推敲 最终,周小畅的节目被替换,一段电台领导“再护短全台都要陪葬”的录音流出,上海广电协会也将网络舆情纳入了主持人考评体系。 这场关于镜头的战争,远未结束。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如何在凝视过往深渊的同时,辨明未来的方向。

0 阅读: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