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官放话:“绝不做下一个中国”!可钢铁产量连中国零头都不到 中国钢铁产量那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8-18 14:52:51

印度高官放话:“绝不做下一个中国”!可钢铁产量连中国零头都不到 中国钢铁产量那是绝对的世界第一,2024年粗钢产量10.05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还多。印度呢,只有1.494亿吨,连中国的15%都不到。这差距有多大?打个比方,中国一天的钢铁产量,印度得干一个星期还不一定能赶上。 从企业实力来看,全球前十钢铁企业中国占6家,像宝武集团、河钢集团等,都是响当当的巨头。而印度只有塔塔钢铁勉强挤到第十,其他印度钢铁企业在规模和技术上根本没法和中国企业比。 印度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不高。中国钢铁企业吨钢能耗比印度低10%-15%,生产成本也更低。这就导致印度钢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只能靠关税保护本土产业。 今年4月,印度为了保护本土钢铁产业,对中国钢铁加征12%关税。可没想到,美国紧跟着就将对印度钢铁的关税提高到50%。这一下,印度钢铁出口美国的成本大幅增加,很多印度钢铁企业不得不减少对美出口。 印度这波操作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中国加征关税,不仅没能保护好本土产业,反而让自己在国际市场上陷入被动。美国提高关税后,印度钢铁出口受阻,只能转头找中俄求援。 印度向中俄求援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增加从俄罗斯的煤炭进口,降低生产成本;二是与中国企业合作,引进中国的钢铁技术和设备。比如,印度JSW集团与中国宝钢合作,在印度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厂。 印度想通过与韩国搞钢铁联盟,实现技术整合,挑战全球产业链。可现实是,韩国浦项制铁在印度投资建厂十年没进展,“技术整合”成了镜花水月。 韩国浦项制铁早在2005年就计划在印度奥里萨邦建厂,可由于土地征用、环保审批等问题,项目一拖再拖。直到2024年,项目仍没有实质性进展。这让印度对韩国的技术合作失去了信心。 除了与韩国的合作,印度还与澳大利亚在绿色钢铁和关键矿产领域展开合作。印度与澳大利亚合作开发稀土资源,还在绿色钢铁技术上进行联合研究。不过,这些合作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成效不明显。 庞德里克一直强调印度有“庞大内需市场”,可实际情况呢?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人均钢铁消费量很低,只有中国的1/3左右。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发展也比较滞后,对钢铁的需求增长有限。 印度钢铁需求主要集中在建筑和汽车行业。建筑行业占印度钢铁消费的60%以上,但印度的建筑行业大多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对高端钢铁产品需求不大。汽车行业虽然增长较快,但印度汽车用钢量占钢铁消费的比例还不到10%。 印度政府虽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钢铁发展计划,到2030年将钢铁产能提升至3亿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印度钢铁产业面临着技术、资金、环保等多重挑战,短期内很难有大的突破。 庞德里克说印度有“技术工程师”优势,可现实是,印度的技术工程师大多集中在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在钢铁行业的技术人才相对较少。 印度钢铁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也不足。中国钢铁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2%-3%,而印度钢铁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还不到1%。这就导致印度钢铁企业在高端产品研发上落后于中国。 印度钢铁企业的技术整合能力也不强。虽然印度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技术,但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很难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比如,印度从德国引进了先进的炼钢设备,但由于操作和维护不当,设备的利用率不高。 印度钢铁产业要想发展,必须正视自身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首先,印度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钢铁研发中心,开发高端钢铁产品。 其次,印度要加强与国际钢铁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与中国、韩国、日本等钢铁强国开展合作。 再次,印度要优化钢铁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培育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最后,印度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投入钢铁产业。要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土地征用成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印度钢铁产业目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有一定的发展机遇。只要印度能够正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未来还是有可能在钢铁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不过,要想成为像中国这样的钢铁强国,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的来说,印度高官的豪言壮语虽然听起来很响亮,但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印度钢铁产业要想真正崛起,不能只靠嘴上功夫,还得脚踏实地,从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实力。否则,“绝不做下一个中国”只能是一句空话,印度钢铁可能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吃灰。

0 阅读:0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