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驾车带两子女出行,5岁女儿座位压到2岁儿子的头,致其被挤压窒息死亡,夫妻将车

莫扎特说娱乐 2025-08-15 12:21:21

夫妻驾车带两子女出行,5岁女儿座位压到2岁儿子的头,致其被挤压窒息死亡,夫妻将车企告上法院要求赔偿200万元,法院驳回了诉讼请求。 想不明白,儿子才2岁,前面那么多座空着,为啥把儿子放最后一排? 笫二排有三个座吧,按道理母亲会把孩子们放在自己视线之内,笫二排明显比第三排好坐。 更让人唏嘘的是,父母之后把车企告上法庭,说座椅没自动感应功能、警示不够,索赔200万。 但法院最后驳回了诉求——因为车辆手册里明明白白写着“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是家长自己没做到啊,放任2岁娃独自坐后排,让5岁孩子随便调座椅,这么久都没留意孩子动静… 很明显,第一责任就是父母。 把锅甩给车企,无外乎是想从车企的得到点什么,怎么不去告5岁的女儿,失责的母亲? 父亲专注开车,母亲坐在第二排右侧,却任由 5 岁女儿操作座椅,放任孩子,​在没有监护下活动,这种多重监护失职才是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 如果是7座车,一个趴在第三排座座椅上睡觉,然后他女儿将第二排座椅放倒压到头了,孩子都喜欢趴着睡,可能闷到脸喊不出来吧,家长自己坐车上没注意,又以为睡着了,大意了。 所以最终还是家长监管不力导致的,孩子这么小坐车不放安全座椅不说,还放他一个人在后排,一点安全意识没有,估计不是一两次了。 车企尽到警示义务:涉事车辆经国家强制认证,座椅调节为手动可控,符合国家标准。车辆《用户手册》中已专章规定“儿童保护装置”,明确“必须安装儿童安全座椅”“未正确安置儿童可能致命”,尽到了合理的警示义务。 监护失职是事故直接原因:家长存在多重监护失职行为。 一方面,未为两岁幼儿使用安全座椅,违反了相关 规定; 另一方面,放任幼儿在车辆行驶中脱离监护,让5岁儿童自行操作座椅,且长时间未关注孩子动向,这种“监管真空”是导致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法院认为产品责任不能成为监护失职的“挡箭牌”,驳回了家长的诉讼请求。 家长必须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并正确安装和使用,确保孩子在乘车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 开启儿童安全锁:行车前检查并开启车辆的儿童安全锁,防止儿童在车内误操作车门或车窗,避免意外发生。 加强乘车监护:乘车过程中,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不要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范围,更不能放任孩子自行操作车内设备。 培养安全意识:对年龄较大的儿童,要教育他们不要在车内进行危险行为,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把责任甩给车企,想靠索赔弥补过错,这种做法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孩子的安全,始终是父母不可推卸的首要责任呀! 能理解, 父母失去孩子的悲痛,但是做人做事除了讲理还要讲法呀!

0 阅读:38
莫扎特说娱乐

莫扎特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