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保姆向洪剑涛借10万买房,洪剑涛二话不说便将钱给了她,谁知,十几年后,保姆准备还钱时,洪剑涛的一句话,却让其震惊不已,久久难以平复。 1991年,那时候北京的冬天很冷,李姐和她在饭店后厨当大厨的丈夫,正挤在一间破旧的筒子楼里。 屋里供暖不好,夜里常被冻醒,两人即使拼命省吃俭用,那点微薄的积蓄也就是个几千块,为了能在北京扎根,不让正在读书的儿子以后漂泊,买房成了这个家庭最大的执念。 可在那年头,北京一套像样的房子首付加上各项费用,怎么也得十来万,90年代初,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就两三百块,李姐家那位大厨算是高薪,也不过如此。 十万块,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不吃不喝干上几十年,眼瞅着房子这事要黄,走投无路的李姐,站在了雇主洪剑涛的卧室门口。 那一刻,李姐低着头,手指绞在一起,犹豫了半晌才敢张嘴,起初洪剑涛以为她只是想让他参谋房源,正热心地出主意,可见李姐面色僵硬、支支吾吾,才明白了她的窘境——缺口整整十万。 当时的洪剑涛才26岁,虽然还没后来“洪班长”那般家喻户晓,但也已经在空政话剧团站稳了脚跟。 他是地道的北京回族,打小在胡同里长大,虽然父母也是普通工人,但他这人打小就仗义,手也松。 据后来好哥们高亚麟回忆,这哥们家里随处可见的鞋盒子里可能就塞着好几万现金,对钱根本没那个斤斤计较的概念。 听到保姆的请求,洪剑涛的反应简直让人不敢信,他没有半分迟疑,更没提打欠条、签合同这一套流程,直接转身进屋,把十万块现金拿了出来,像递一包烟一样递到了李姐手里,只嘱咐了一句:赶紧去把房子定了,别耽误事。 拿着这烫手的十万块,李姐很快辞职去操持买房安家的大事,随后便像断了线的风筝,十几年没在洪家露面。 这一消失,就是十三年,周围的风言风语没少传,都说这保姆肯定是卷钱跑路了,毕竟那年月,十万块足以让人挺而走险。 可洪剑涛心里哪怕一次都没这么想过。他照常演他的话剧,拍他的戏,1996年在《水浒传》里演那个泼皮高衙内,再到后来让他大红大紫的《炊事班的故事》,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那笔借出去的巨款,似乎早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但在那个远在京郊的新家里,李姐夫妇却一天都不敢忘,虽然有了遮风挡雨的小两居,但那十万块像座大山压在心头。 丈夫白天在饭店炒菜,晚上再去别处帮厨赚外快,李姐也不闲着,四处接零活,两口子把自己活成了“苦行僧”,过年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攒下的一分一毛都小心翼翼地收进那个贴身保管的铁盒子里。 他们不仅要供儿子念完大学,更要为了那口气——人家信咱,咱不能让人寒心。 终于到了2004年,这笔天文数字般的债务,被这一家人用无数个日夜的汗水填平了。 当洪剑涛看着这摞钱时,第一反应竟然是拒绝,在他看来,当年那个举动,纯粹是看李姐干活勤恳、为人老实,早已把对方当家里人,那钱就是想帮她一把,压根没指望还。 他说,这些年李姐把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省了他们太多心,这钱就算是一份心意,也是给孩子未来的祝福。 两人推搡了半天,李姐死活不依,非得让他收下才觉得心安,洪剑涛最后实在拗不过,才勉强收下,但转头又变着法地把这份情义回馈了回去。 主要信源:(《非常静距离》-我的快乐人生·洪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