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查了一下大埔宏福苑,才知道消防人员有多难。宏福苑小区8栋全都是小小户型,是作

阿皮历史库 2025-11-27 10:50:29

我深查了一下大埔宏福苑,才知道消防人员有多难。宏福苑小区8栋全都是小小户型,是作为资助出售的居屋,每户建筑面积48~54平,一层8户,我觉得是相当于内地的廉租房,可想而知人口密度有多大!     宏福苑是1983年建成的老小区,住着近两千户居民,近期还在进行外墙维修,这本来是改善居住环境的好事,没想到却给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     这个小区的布局是48到54平的小户型,每家每户的空间都很紧凑,这也算是香港的特色了,故而家具家电肯定得往小了选往挤了放。     这就意味着室内的火灾负荷不小,一旦起火,燃烧速度会很快,而且烟雾扩散也快。     一层8户的设计,楼道自然宽不了,平时居民上下班错峰走都得侧个身,更别说火灾时大家都慌着逃生,再加上可能存在的楼道堆积杂物情况,疏散通道很容易堵塞。     消防人员要在这样狭窄的通道里推进,既要灭火又要搜救被困居民,还要避开慌乱的人群,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更关键的是,这种老旧小区的消防设施本来就有老化问题,宏福苑里部分消防栓水压不足,火警钟也没能及时鸣响,这些都给初期灭火带来了阻碍。     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不能像在新建小区那样直接使用现成的完善设施,还得先想办法解决设施失效的问题,耽误的每一分钟都可能让火势进一步扩大。     这次维修期间为了施工搭建的竹制棚架和棚网,本来是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和居民生活不受太大影响,却没想到成了火势蔓延的加速器。     竹子本身就容易燃烧,燃烧起来速度快还会产生大量火星,外面包裹的棚网即便按规定该有阻燃功能,可长期风吹日晒加上堆积的灰尘杂物,阻燃效果早就打了折扣。     这些棚架连通着每一层楼,就像给大火搭了梯子,让火势从地面快速窜到顶楼,还能通过窗户钻进居民家里,这种立体燃烧的情况,比普通建筑起火难控制多了。     消防人员面对这样的火势,不仅要扑灭楼内的明火,还得应对外墙棚架上的大火,而狭窄的街道又给大型消防设备的展开带来了困难,只能靠人力一点点推进,期间还要注意避免被燃烧掉落的竹架碎片砸伤。     更让人揪心的是,施工工地还堆放了20升的易燃稀释剂,加上有工人违规吸烟,这些违规操作让火灾隐患进一步升级,消防人员在灭火时还得时刻警惕这些易燃物引发二次爆炸的风险,精神始终得高度紧绷。     火灾发生后,火情升级的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从下午2时51分首次报火警,到3时02分就升至三级,3时34分再升四级,直到下午6时22分升级为五级火警。     短短三个多小时,火势就完全失控,需要35辆消防车、150名消防员和20多条消防喉支援,还得由消防总长亲自指挥。     在这样高强度的救援中,消防人员不仅要和大火赛跑,还要争分夺秒搜救被困居民。     宏福苑的居民里肯定有老人、小孩和行动不便的人,他们在火灾中逃生能力较弱,很容易被困在屋内,消防人员得逐户排查,在浓烟和高温中摸索前进,每一次搜救都是对体力和意志力的极大考验。     37岁的消防员何伟豪在这次救援中不幸殉职,用生命诠释了责任与担当,这也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消防人员在这样的高密度老旧小区执行任务,面临的风险有多高。     让人欣慰的是,无论是特区政府还是内地相关部门,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消防安全保障,让消防人员的救援工作能更顺畅,也让居民的居住环境更安全。

0 阅读:4529

评论列表

咔塔山

咔塔山

10
2025-11-27 14:07

说平方不好理解,你就说离千尺毫宅差多少吧。

柏少 回复 11-27 14:48
千尺豪宅93平

扬言

扬言

9
2025-11-27 15:49

1平方米=10.7平方英尺,所谓千尺还没有100平米

云卷云舒

云卷云舒

4
2025-11-27 17:23

我住5楼88平,比他们强一点点

foxwu 回复 11-27 17:47
你离千尺壕宅只差5平米

吾爷

吾爷

4
2025-11-27 17:27

不适合居住

薄弱的银票同志

薄弱的银票同志

2
2025-11-27 18:49

不要瞎说,楼道堆物,是你亲眼看见的吗?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