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怎么看中国都不亏。关税战前,中国造稀土,美国造芯片。轰轰烈烈的关税战后,关税

阿皮历史库 2025-11-26 11:55:20

这事怎么看中国都不亏。关税战前,中国造稀土,美国造芯片。轰轰烈烈的关税战后,关税回到原点,中国造芯片,美国开始造稀土。     关税战前的中国在稀土领域确实是实打实的霸主,但这种霸主地位说起来有点憋屈,主要集中在开采和加工环节。     虽然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分离产能都在中国,手里握着中重稀土这种关键资源,这种稀土里的镝、铽这些东西,是造高端战机、导弹制导系统的核心材料。     而且全世界除了中国和缅甸,几乎没什么能经济开采的大型矿脉,按理说这牌面够硬,但稀土产业的产值实在太有限,全球一年下来也就两百亿美元的规模,中国一年出口稀土的金额也就三十多亿美元。     反观美国当时在芯片领域的地位,那可是真的卡脖子级别的,全球芯片产业规模动辄万亿美元,中国每年进口芯片的钱就高达三千八百亿美元,是稀土出口额的一百倍还多。     那时候的情况就是,中国卖着廉价的稀土原材料和加工品,再花大价钱从美国那边买芯片,相当于咱们用辛苦挖出来的战略资源,去换人家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     这种格局其实挺被动的,毕竟芯片这东西是现代工业的心脏,不管是手机、汽车还是工业设备,离了它根本转不动,而稀土顶多算是工业的调味品,少了会影响性能,但不至于直接停摆。     后来关税战打起来了,美国本来想通过加征关税,把中国的芯片产业摁死在萌芽状态,觉得只要卡住芯片供应,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就没法发展。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记关税重拳,反而把中国的斗志给打出来了,咱们从国家层面到企业层面,都意识到芯片自主的重要性,开始集中力量攻关。     政策上有半导体产业基金扶持,资金上有大量投资涌入,企业们也憋着一股劲搞研发,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芯片产业就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现在芯片设计产业的销售额一年能增长近三成,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投资里,中国大陆的投入占了四分之一还多。     虽然在最顶尖的先进制程上还有差距,但在成熟制程领域,咱们已经能满足大部分国内需求了,像汽车、家电、工业设备用的普通芯片,现在很多都是国产的,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     而美国那边呢,本来想通过关税重构芯片供应链,让企业把生产线搬回美国,结果砸了几百亿美元的芯片法案,落地效果却不怎么样。     英特尔的新厂建了半天没投产,台积电的美国工厂也一再延期,关键设备进口还卡着脖子,最后发现不仅没卡住中国芯片,反而自己国内的电子产品成本涨了不少。     老百姓怨声载道,感恩节、圣诞节前怕物价上涨,连100%的半导体关税都不敢真的落地,只能暂缓实施。     中国从稀土转向芯片,本质上是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跨越,稀土产业虽然重要,但市场规模小,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而芯片产业是科技竞争的核心,掌握了芯片技术,就掌握了现代工业的主动权。     现在中国不仅能自己生产大量芯片,还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再到半导体设备、材料,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     这种升级带来的收益是长期的、可持续的,而美国从芯片转向稀土,相当于放弃了自己的优势领域,去补自己的短板,而且这个短板还不是短期内能补上的。     稀土产业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完善的供应链和成熟的环保处理能力,这些都是美国目前缺乏的,他们现在搞稀土,投入大、周期长、收益低,完全是被动为之,属于不得不做的防御性动作,跟中国主动的战略性升级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事。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