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印度开始全面恢复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要开始和我们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了,刚暂停了日本的航班,印度这是想抢占市场啊。 最近印度的两个动作搁一块儿,越品越有意思——一边时隔五年重新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签证,恨不得把“欢迎来玩”写在脸上;一边又突然暂停了部分日本航班,态度转得比翻书还快。 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哪儿是随机操作,分明是冲着市场来的,着急劲儿都快从屏幕里溢出来了。先说说对咱们中国游客的“热情”。 7月23号印度驻华大使馆发微博,说从第二天开始就能申请印度旅游签证,这消息一放,不少旅游平台上新德里的搜索量立马就涨了。 要知道,这签证一停就是五年,之前因为各种原因,两国游客往来基本断了线。现在突然松口,印度可不是没盘算的。 疫情前中国游客可是印度旅游业的香饽饽,2019年那会儿一年就去了34万人,占印度外国游客总数的3%还多。可这几年暂停签证,东南亚国家早把咱们的游客抢过去了,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不说,连尼泊尔、斯里兰卡都比印度抢得凶。 印度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他们接待的外国游客恢复到了2019年的87.1%,但里头大多是孟加拉国、美国和英国人,中国游客这块儿是明显的短板。 深耕印度旅游市场23年的旅行社负责人都坦言,消息出来两天,咨询的中国客户就过了1000条,有回头客,也有被异域风情吸引的年轻人,这市场潜力谁看了不眼红? 不过印度的“热情”也带着点小心思,签证门槛没真降到五年前。现在申请得提交六个月内余额不少于10万的银行流水,还得跑到北上广三座城市去递签,之前方便的电子签通道也没恢复。 即便如此,这也是个明确的信号:他们太需要中国游客的消费力来补旅游业的窟窿了,更别说顺带吸引些中国商人——不少做外贸的都知道,先旅游踩点再谈生意的情况太常见了。 再看暂停日本航班这事儿,看似不搭界,实则都是围着“市场”转。虽然印度没明说暂停的具体原因,但时间点很耐人。就在这之前,莫迪刚去日本签了防务和科技协议,转头就对日本航班动手,明显是在中日之间找平衡。 日本一直是印度的投资大户,尤其在半导体和制造业上帮了不少忙,但在旅游和经贸市场上,日本也是印度的竞争对手。 印度旅游业现在的处境挺尴尬,硬件设施虽然比五年前好了些,新德里、孟买的五星酒店都开始准备中式早餐了,景点之间的车程也缩短了,但服务标准化还是差口气。 自由行游客可能会遇到卫生、安全这些老问题,所以他们急着拉中国游客过来是填缺口,也是想借着人员往来,带动经贸合作。要知道,印度制造业正缺技术人才,中国游客里藏着不少潜在的合作机会,这账他们算得门儿清。 这两年中印关系确实在往缓和走。8月底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莫迪亲自来中国参会,这是他七年来头一回访华。之前印度国防部长也来过青岛参加会议,两国在稀土和关键设备出口上都达成了共识。 印度心里清楚,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当下,中国市场和技术对他们的“印度制造”太重要了。光靠美国的“印太战略”或者日本的投资,撑不起全面复苏的架子,得把中国这条线续上。 当然,印度的小算盘也没藏死。他们放开旅游签证,但没完全放宽;暂停日本航班,却没断防务合作,典型的两边都想抓。现在去印度旅游,高端定制游体验能跟上,但自由行还是得捏把汗,这说明印度还在试探,没打算一下子彻底放开。 印度这一连串动作,都是被经济复苏的压力逼出来的。旅游业要回血,制造业要找人,市场要抢回来,而中国恰好是能满足这些需求的关键角色。 暂停日本航班则是敲个警钟,告诉对方别把印度的市场当成理所当然。至于最后能不能如愿,既要看印度后续能不能把服务跟上,也得看咱们中国游客买不买账——毕竟出门玩,体验和安全才是最实在的。



用户10xxx48
印度在卧薪尝胆[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