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和平的终结?】(DS摘译“外交事务”文)过去八十年是自罗马帝国以来列强间最

理性闲谈天下事 2025-11-25 06:52:45

【最长和平的终结?】(DS摘译“外交事务”文)过去八十年是自罗马帝国以来列强间最长的和平时期。这段罕见和平出现在两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之后——其破坏力之大,迫使历史学家创造“世界大战”这一新类别来描述。若二十世纪延续此前两千年的暴力节奏,如今人类的生活将截然不同。大国战争自1945年止步并非偶然。虽然存在运气成分,但战争创伤促使战后秩序构建者决心扭转历史轨迹。美国凭借战争胜利带来的信心,构建了前人视为不可能的和平台作架构。要延续这一成果,美国需认识其非凡价值与脆弱性,并就延续和平展开严肃讨论。**一项奇迹般的成就**三个数字概括了这段和平的特征:80年无大国热战、80年无核武实战、仅9个拥核国家。这期间全球人口增两倍,预期寿命翻番,GDP增长15倍。若按历史惯性发展,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早已爆发——而那将是核战争。世界多次濒临核战边缘: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估计核战概率达1/3至1/2;2022年俄乌战争中,普京曾严重威胁使用战术核武器,中情局评估概率高达50%。幸运的是,核禁忌得以维持。更值得关注的是核不扩散成果:肯尼迪曾预测1970年代将有25-30个拥核国,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功将数字控制在9个。这仍是脆弱成就——目前逾百国具备核武制造能力,韩国民调显示四分之三民众支持自研核武应对朝鲜威胁。若普京对乌使用核武得逞,核不扩散体系可能崩塌。**一个时代的终结**历史学家加迪斯1987年提出“漫长和平”概念,认为冷战是其基础。美苏拥有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武库,使双方将系统利益置于意识形态之上。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北约、IMF等制度构建对抗苏联的国际秩序。苏联解体后,乐观主义者预言“历史终结”与单极和平。但这种思维使美国陷入阿富汗、伊拉克二十年战争泥潭。创造性外交曾化解危机——美俄合作将前苏联境外12600枚核武器集中处理。但地缘格局已变:2009年奥巴马仍视中俄为“战略伙伴”,2017年特朗普上任时,美国已明确进入大国竞争新时代。**前方危险**基辛格生前警告,八十年和平恐难持续至百年。五大威胁尤为突出:1. **历史失忆**:当代美国人缺乏大国战争惨痛记忆,误将和平视为常态,殊不知历史上每隔一两代人就会爆发大战。2. **新兴竞争对手**:中国崛起挑战美国霸权,重现修昔底德陷阱;普京领导衰落的俄罗斯却手握庞大核武库,决心以战争恢复荣光。3. **经济多极化**:美国占全球GDP份额从二战后的50%降至如今的约14%。多极世界使更多国家能在势力范围内自主行动。4. **战略过度扩张**: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的长期消耗战分散了应对核心挑战的资源,陷入追求更多资金而非更优战略的恶性循环。5. **国内政治分裂**:激烈的内斗使美国难以在国际上协调行动,领导人动摇于是否维护现有国际秩序。地缘政治周期终会结束。美国面临的关键问题是能否团结认清危险、采取集体行动推迟下一次全球动荡。冷战战略家曾以超越传统的远见奠定和平基础,今天需要同等的战略想象力与国家决心来维持这一例外状态。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理性闲谈天下事

理性闲谈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