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陷吞噬13条命,施工还在赶进度 2024年12月4日23点18分,深圳宝安有条路突然塌了,十三个人掉进坑里没能救回来,赔了七千多万块钱,这事儿不是天灾,是人为造成的,隧道挖到地质变差的地方,本应该停下来换个方法施工,但施工方没停继续往前挖,先塌了一小块也没封锁现场,没人通知撤离,最后整个塌下去,人都被埋在里面了。 这个事情不单是工地的责任,代建公司早就知道地质情况变了,却没有催促设计院修改图纸,设计院更加过分,直接套用山区隧道的标准来设计城市地下工程,完全不顾及下面有水管、电缆和居民居住,监理单位在旁边看着,什么话都没说,监管部门平时也不去现场检查,等到出事才来调查,查完了也只是罚款了事,根本没有真正采取严厉措施。 大家都知道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可每年都会出现类似情况,地铁和城际铁路一到城市地下就容易出问题,原因在于安全预算经常被削减,工期也压得太紧,领导更看重速度快,不在意做得稳当,监测系统明明报了警,却没人认真对待,应急预案写得挺好,实际出了事却没按它来执行,安全不是被遗忘,而是被有意忽略了。 在设计、施工、监理和监管这几个单位中,每一家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可谁都说不清到底该由谁来负责。铁四院和中铁四局这些大型企业,在全国各地修建铁路已经习惯了,到了城市里依然沿用老办法。但城市的地下环境跟山区不同,不能简单靠硬挖和硬撑的方式处理,他们却不调整做法,认为原来的方法可以应付过去。 调查报告总结了六条教训,其中一条特别明显,就是不能再用山区工程的标准来应付城市地下工程,整改意见也提出了新说法,强调要适应城市环境,这意味着以前的规则已经行不通了,可是国家铁路局至今没有发布专门针对城市地下施工的规范,整个行业只能自己慢慢调整,往往要等到压力大了才被动地改动一下。 最让人心里发凉的,是涉事单位最后都被要求向上级央企写检查,不是追究具体人员的责任,也不是吊销相关资质,就是内部做个检讨,这种处理方式很难改变他们的态度,安全文化要是靠写检讨就能变好,那早就没人出事了,可现实是每次事故之后都喊着要吸取教训,下次却还是老样子。 城市地下空间变得日益重要,但管理方式还停留在过去几十年,技术跟不上发展,制度也不配套,职责划分不清,工人在地下作业,管理人员却在办公室算账,出了事故,伤亡的是工人,赔偿的是金钱,负责的只是文件,这种循环何时能够打破,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塌陷吞噬13条命,施工还在赶进度 2024年12月4日23点18分,深圳宝安有
爱看剧爱看书
2025-11-24 17:19:39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