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筑圈怪事,投标报价像算命 自2022年起,海南多个地区的工程招标活动中,

爱看剧爱看书 2025-11-24 10:21:41

海南建筑圈怪事,投标报价像算命 自2022年起,海南多个地区的工程招标活动中,反复出现同一家公司中标的情况,这家公司的报价处于中间水平,总是比竞争对手略高一点,让其他公司难以获胜,行业内部人士察觉出异常,三年间上百个项目呈现相同模式,这并非偶然,而是有人暗中操作的结果。 领头的这个人叫余某某,在建筑行业做了十几年,大家都觉得他是个靠得住的老手,他专门帮人准备标书,说是为了省时省力,其实是在电脑里面悄悄安装东西,那些公司都没有防备,还认为他很热心,结果电脑一交到他手里,里面的数据就全被他看到了。 这伙人不去直接偷钱,而是专门偷信息,他们远程控制别人的电脑,看人家打字记录,翻看文件内容,打开哪些文档,哪家公司报什么价格,用哪种技术方案,连成本怎么计算,都被他们记下来,然后自己算出最划算的报价,要么自己去投标,要么转手卖给别人,稳赚不赔。 这事儿能成功,是因为很多小公司考虑得太简单,他们以为合作时间长了就能信任对方,连保密协议都没签,有人还把公司电脑直接给别人用,没有设置密码,也没有隔离设备,百分之八十的受害企业连最基本的数据保护措施都没有做,不是这些公司笨,是他们确实没料到有人会这样操作。 这个行业本身就有问题,标书制作的工作经常被公司外包出去,没人关心谁来做这个事,也不在意他们是否可靠,大家全用个人电脑处理文件,没有加密措施,没有添加水印,也没有权限控制,投标平台只看公司资质,不关注标书实际是谁完成的,整个流程像个黑箱,出了问题根本找不到源头。 最近工信部发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稿,提到核心数据不能随便交给第三方公司,这个规定听起来就像是针对这类案件设置的,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AI写标书”或“智能投标助手”,这些工具虽然名称很高级,但实际使用起来风险更大,如果开发这些工具的公司不值得信任,企业越是依赖这些技术,就越容易吃亏,深圳去年就发生过类似案件,有犯罪团伙利用“免费云系统”骗取企业数据,这说明这种手法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见套路。 这些公司损失的不仅是钱,有的项目因为报价太高被审计盯上,合同就取消了,客户发现中标过程有问题,以后就不愿意再合作,更严重的是市场规则被破坏,本来应该价低者得,现在变成谁消息多谁赢,那些认真做事的公司反而越来越难生存。 我见过不少做工程的小老板,嘴上总说行业就这样,其实心里都憋着火,他们不是不懂那些规则,只是没能力去对抗这些暗箱操作,你让他们装个防火墙、签份保密协议,他们就说忙不过来,等到真出了事,才发现信任这种东西,一旦碎了,就很难再拼回来。 这件事还没结束,余某某他们被抓了,但类似的手法还在其他地方出现,技术越进步,漏洞可能越多,不是所有帮忙都带着好心,也不是所有效率都值得信任,下次有人主动帮你做标书,你要先问问自己,你的电脑是否真的安全。

0 阅读:45
爱看剧爱看书

爱看剧爱看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