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年,朱祁钰病死。朱祁镇指着一群哭哭啼啼的弟媳,大吼:“全部给朕拉去殉葬!

枕猫啊大世界 2025-11-21 18:21:53

1457年,朱祁钰病死。朱祁镇指着一群哭哭啼啼的弟媳,大吼:“全部给朕拉去殉葬!”当朱祁镇得知,还有俩年轻侄女活着,他“嗯”了一声,把她们的生母汪氏划出了殉葬名单。 要看懂朱祁镇的这声“大吼”,咱们得先把时间往前倒腾一个月。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钰病重。石亨、徐有贞这帮投机分子,一看机会来了,半夜撞开南宫大门,把朱祁镇给“请”了出来,直接送回了奉天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夺门之变”。 朱祁镇回来了,时隔七年,他又成了皇帝。 他复位后干的第一件大事是啥?不是安抚百姓,不是大赦天下,而是杀人。杀谁?杀那个当年拼了命保住北京城、保住大明江山的兵部尚书,于谦。 朱祁镇一回来,徐有贞立马凑上去说:“不杀于谦,此举无名。” 朱祁镇心里那叫一个堵。他当然知道于谦是功臣,可他更恨于谦当年没把他这个“太上皇”迎回来当皇帝。石亨、曹吉祥也在旁边扇风,说于谦想“迎立外藩”。 于是,就在正月二十二日,菜市口寒风刺骨,于谦被斩了。锦衣卫去抄家,本想捞一笔,结果一进门全傻眼了:家里空空如也,除了书,值钱的就一件景泰帝赏的蟒袍和一把宝剑。 抄家的锦衣卫都流泪了,据说连行刑的刽子手都因为杀了忠臣,当天晚上就自尽了。 杀完了于谦,下一个,自然轮到他那个还躺在病床上的弟弟,朱祁钰。 按《明史》的说法,朱祁钰是“病逝”的。但咱们是老“头条作者”,得多翻翻资料。 明朝人杨瑄在《复辟录》里记得清清楚楚:朱祁镇复位两三天后,还跟大臣们说:“弟弟好矣,吃粥矣,事固无预弟弟,小人坏之耳。” 啥意思?朱祁镇自己都说,他弟弟病好转了,能喝粥了,这事儿跟他没关系,都是底下小人干的。 可没过几天,朱祁钰就“薨”了。 怎么死的?晚明史学家查继佐的《罪惟录》里给了个更直接的记载:“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已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 看明白没?病已经好了。太监蒋安“希旨”,也就是揣摩朱祁镇的意思,用布条把他给勒死了。 一个刚复位的皇帝,一个病刚好、已经毫无威胁的“废帝”。这背后是谁下的手,不言而喻。 朱祁镇不仅杀了他,还废了他的帝号,降为“郕王”,连个皇帝陵寝都不给,草草葬在了北京西山。这就是为什么明十三陵里,没有他。 杀了救国的恩人,又杀了夺位的弟弟。现在,朱祁镇站在这群哭哭啼啼的弟媳妇,朱祁钰的后妃们面前。 他要朱祁钰死,还不够。他要朱祁钰在世上的一切痕迹都消失。这群女人,就是朱祁钰“存在过”的证明。 于是,他吼出了那句载入史册的命令:“全部给朕拉去殉葬!” 殉葬,同志们,就是活人陪葬。这是个极其野蛮的制度。朱元璋搞过,朱棣也搞过。但到了朱祁镇他爹朱瞻基那儿,已经明确下令废止了。 朱祁镇现在要干嘛?他要重启这个野蛮的制度!就为了发泄他那七年南宫的怨气。 皇命如山,还是这种“泄私愤”的皇命,谁敢拦? 满朝文武,刚经历了于谦的血,一个个噤若寒蝉。 这时候,大学士李贤站了出来。 李贤这个人,是朱祁镇的“潜邸旧臣”,也就是朱祁镇当太子时候的老师,算是有点情分。但他这会儿站出来,也是赌上了身家性命。 他怎么劝的? 他没有上来就讲“仁义道德”,没有说“祖宗已经废了殉葬,您不能开倒车”。他知道,跟一个正在气头上、刚杀了弟弟的皇帝讲大道理,等于找死。 李贤用了一个最刁钻,也最柔软的角度。 根据史料记载,他跪下来说:“陛下,郕王的妃子汪氏,她没有儿子,对您构不成任何威胁。而且,她还生了两个女儿,俩孩子都还小啊。她要是死了,这两个小姑娘怎么办?” 朱祁镇是谁?他也是当爹的人。他想到了自己。 他当年在“土木堡”被抓,他老婆钱皇后为了求神拜佛保佑他,哭瞎了一只眼,摔断了一条腿。他被关在南宫七年,受尽屈辱。 反倒是这位弟媳妇汪氏,出于同情,时常派人给钱皇后送些吃的用的,暗中接济。 朱祁镇在南宫,他能不知道这事儿吗? 他恨朱祁钰抢了他的皇位,但他忘不了自己老婆孩子受苦时,汪氏递过来的那点温暖。 现在,李贤提到了“两个年幼的女儿”。 朱祁镇想到了自己的妻儿,想到了汪氏当年的那点“人情”。他那股冲天的怨气,突然就被这个“父亲”和“丈夫”的身份给卡住了。 所以,他“嗯”了一声。 这一声“嗯”,是犹豫,是权衡,也是他人性复苏的瞬间。 最后,他开口了,把汪氏的名字从殉葬名单里划掉了。 李贤这一句话,救了汪氏和她两个女儿。 1464年,朱祁镇病重,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他拉着太子朱见深的手,留下了一道遗嘱。 这道遗嘱,不是让他儿子提防谁,也不是让他儿子怎么治理国家。 而是:“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后世勿复为。” 从这一天起,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由皇室官方发起的“人殉”制度,被朱祁镇,这个曾经差点重启它的男人,彻底废除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枕猫啊大世界

枕猫啊大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