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想不明白,一个放弃国籍,加入日本籍,回来还要搞什么见面会,且竟然还是明码标价,高达5999元的VIP票,能与其打球、共进午餐。荣誉是别国的,钱却要挣我们的,简直把 “两头通吃” 玩到极致。这是既不尊重自己的选择,也不尊重我国的市场和粉丝,还好这个见面会现在黄了。 (信息来源:鲁中晨报——成都高新区文体局确认运动员张本美和见面会取消,此前VIP票卖到5999元,可与其共进午餐) “乒乓之约” 粉丝见面会,既趁热打铁做商业活动,也给粉丝创造互动机会。11 月 11 日活动信息一公布,票价直接分成三档。 99 元的基础入场票、599 元含签名合影的进阶票,还有高达 5999 元的 VIP 票,且只限量 10 张,权益包括和张本美和打三次球、5 分钟技术指导,再加上一起吃顿午餐。 有球迷算得明明白白:三次击球合下来单次成本超1600 元,每分钟技术指导费高达 1000 元,这价格比普通体育明星见面会贵出一大截,甚至超过了国乒顶尖选手的商业活动定价。 更让大家不舒服的是,张本美和代表日本队参赛,还曾放话要“击败中国夺金”,现在却来中国市场收天价门票,受到众多网友吐槽。 有网友翻出全红婵等中国体育明星的公益免费见面会,对比之下直言她“吃相难看”,就连日本本土粉丝也不乐意,说她在日本的见面会票价才约100元人民币,质疑这是区别对待。 而这场风波的发酵,更恰逢日本近期一系列触碰中国底线的操作集中爆发。 且日本至今未彻底反省战争罪责,部分政客仍在宣扬错误二战史观、参拜靖国神社,甚至试图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被中方明确指出 “没有资格”。 争议越闹越大,俱乐部悄悄删掉了活动内容,11 月 19 日,成都高新区文体局正式向媒体确认见面会取消,这场持续 8 天的舆论风波才算暂时落幕。 回看这事,俱乐部的商业操作明显没摸准公众情绪:张本美和的外籍身份本身就敏感,天价定价又踩中了大家对体育明星过度变现的反感。 加上见面会紧挨着混合团体世界杯,还引发了“重商业轻竞技”的质疑,有业内人士透露,张本美和近期状态下滑明显,不少人觉得过度商业化是主要原因。 这场风波的影响远不止活动取消这么简单,张本美和虽没直接参与定价,但还是被舆论牵连,在中国球迷心里的好感度直线下降,之前营造的跨文化交流正面形象彻底崩塌。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近期在对华关系上的一系列消极举动,本就导致中日民间情感降温,而张本美和见面会的天价定价,更像是在这种敏感氛围里添了一把火。 公众的愤怒,本质上是对“一边享受中国市场红利,一边依附于挑战中国利益的主体”这种模式的反感。 体育或许可以纯粹,但运动员的身份选择和背后的国家立场,让其商业行为很难完全脱离政治与情感的羁绊。 整个行业也跟着反思,大家开始讨论体育明星商业活动该怎么定价才合理,商业运作怎么平衡公众情感和合规要求。 其实据相关规定,商家定价得公平合法,不能靠不当方式牟取暴利,这事也给后续的体育商业活动提了醒,稀缺互动适当贵点能理解,但得和服务价值匹配,更不能忽视公众情感感受。 直到现在,张本美和本人及其团队都没对此事回应,俱乐部也没解释定价逻辑和取消原因。 这场夭折的见面会,照出了体育商业化里的小尴尬:当运动员的商业价值撞上国家情感和竞技本质,怎么找平衡真的很关键。 尤其是在日本仍未正视历史、频频在涉华核心议题上制造事端的当下,外籍华裔运动员想要在中国市场立足,更需要清晰的立场表达和真诚的态度展现。 如果既想享受华裔身份带来的情感联结,又不愿正视背后的历史与现实争议,甚至依附于挑战中国利益的一方谋取利益,最终只会被市场和粉丝抛弃。 那些外籍华裔运动员,想在中国市场发展,光懂市场规律还不够,得正视自己的特殊身份带来的情感联结和争议,真心对待粉丝、合理规划商业节奏才能走得远。 而对整个行业来说,这事儿该当成一次自检,让商业活动定价更透明、权益更规范,让粉丝见面会回归拉近运动员和粉丝距离的本质。 毕竟体育圈讲究“成绩在场上,态度在场下”,这既是对运动员的要求,也是体育商业化该守住的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