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茨最近明确表示,未来德国6G网络建设中绝不会使用中国产的组件。 德国总理这个决定说白了就是一场大拆大换,不管是核心网还是天线,统统要换成“自产或友商货”,可德国现有很多5G设备都是中国品牌,甚至占了绝大部分,把这些设备全部换掉,光买新设备的开销就超25亿欧元,德国电信一家就得掏出11亿,这些钱本来可以用在升级偏远地区的信号,现在只能拿去拆拆换换。 更糟的是拆设备不只是买新货那么简单,像德国铁路要换掉自己手里的基站,预计就得花好几年,费用也是四亿欧元起步,这意味着不只花钱还会耽误事情,例如火车调度因为信号问题,延误率可能直接上涨,日常的物流、出行都跟着受影响,大家谁愿意冒着这样的风险? 有人说那用欧洲品牌的产品不就好了吗?但价格摆在那,比中国设备贵三到五成不说,产能还不够,欧洲那些企业根本难以消化这么大的订单量,英国多年前换设备就是教训,钱花得更多,建设速度还掉队,最后大家都受罪。 更别说下一个时代的6G技术本身已经有大量关键专利掌握在中国企业手里,德国自己的企业份额很低,想不依赖专利几乎不可能,就算把硬件全换成别的品牌,后面还是离不开专利费。 现在德国的经济本来就不乐观,制造业、能源都在过冬,政府砸几十亿欧元不是用来激活经济或升级基建,而是拆掉那些还在正常工作的设备,这样的大动作大部分成本迟早要摊到老百姓身上,运营商不会亏钱做慈善。 而且网络升级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完成的事,任何一次大规模设备更换都涉及调试、培训大量技术人员,还得保证服务不中断和信号稳如老狗,哪怕每个配件都换成顶级,很可能效果还不如之前整套系统配合的默契。 而且就算这一层设备换得彻底,后面还有一大堆专利、标准问题等着你,现在国际通信技术大家都遵守体系,专利是绕不开的一道坎。 德国社会很多核心部门,比如制造业、交通运输通通依赖于稳定的网络,网络一旦震荡或者延误,普通人的生活、企业生产都会感受到变化,没人能置身事外。 很多人嘴上喊着“数字主权”,但没有强大的产业链和技术基础,光靠政策封锁根本实现不了真正的自主。
